返回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土耳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千五百七十九章 武装土耳其 (第2/3页)

0年的时间应该没有问题的,至于10年之后,在杨元钊这么一个穿越者的情况之下,都没有办法在10年站在世界最巅峰,还是在现在,就已经在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上面,达到了世界上排名前列的前提下,美国虽然发达,美国的人均并不是世界第一,人口在哪里摆着呢,可是也属于是前列的,中国的产值,几乎超过了整个世界,除了中国之外的个发达国家加起来的综合,从这个意义上面说,中国拥有了相当的基础。

    庞大的石油管道的工程开始兴建了,说白了,就是挖掘好管道,把通过处理之后的钢铁经过了焊接之后,然后埋在土层之中,经过特别的处理,最少是30年没有问题的,30年之后,再对他进行更换,换成已经成熟的塑料管道。

    其实类似的工程已经在巴库实行了,巴库的年产量增加,固然是有大量的油田的关系,也跟二次开采有关系,可是没有这个输油管道,从巴库开采出来的石油,就永远是开采量,而不是真正运出来的。

    油田区域,不太适合密集的分布铁路,而且装卸也是一个大问题,在中国大部分的精力都放在如何找到新的油田,并且让老旧的油田,重新的换发生机的时候,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放在运输上面。

    然后输油管道就应运而生了,从某种意义上面,这个输油管道加快了油田石油的运出,可是3b铁路的运量,加上装卸情况,制约了这个,一天60万吨已经是一个极限了,目前在月产量超过了1300万吨的时候,这个极限已经彰显了的,1300万吨,平均每天就接近45万吨,这已经是极限运量的七成以上,未来相当的一段时间,巴库的石油产量,还会在这个基础上面,继续攀升,因为已经有一批的不算特别大的,却出油快的油田被开发出来,日产量的稳步的提升,预计下个月的月产量,就又会增长100万吨。

    这样的话,几个月之后,当月产量超过1800万吨的时候,怎么办,是继续加大产量,还是停下来,缩减产量,理论上的60万吨,有很多的问题,不是每一天都可以达到的,另外一条路,一条可以承载相当石油运输的输油管道,就成为了必然的选择。

    当然了,还有另外的一个解决办法仓储,如同曼谷那样,兴建5000万吨,甚至更高的仓储,这也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可是实际上,即便有人提出这个办法,也会被否决,中国之所以兴建输油管道,之所以加快对巴库的开发,原因只有一个,尽可能的在短时间,把巴库的石油开采出来的,真的建立储油仓储的话,存进去的石油,未必一定是中国的。

    相对简单的工程,哪怕巴库到巴士拉的距离超过了1000公里,可是输油管道这玩意,比铁路快多了,真正费事的就是一个钢管和焊接,用挖掘机开挖足够长,足够深的管道,然后依次的放下输油管道,完全可以用分段施工和上人力的办法,只有通过一些比较深,比较大的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