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兄弟再叙 (第2/3页)
兄长的追问,诸葛均也不怠慢,忙开口解释道:“适才兄长没回来之前,我曾经借着摆棋的功夫,闲聊问了一个问题,说的是,如果敌方兵士是我军四倍有余,且兵甲利器更是先进我军配备,于地形复杂之地追击我军,我军该如何应对?我话问完,他只笑,对了,是那种十分得意的笑容,等我追我下,他却不说,只是支吾着拖延我。我也不知道这是为何。”
果然,这话题还是回来了,韩罡不由心中一阵的无奈,别人不知道,他可是清楚的知道,巧合之下,诸葛均模拟的这个战场正适合抗日时期的经典战术,“游击战”的,但是叫他剽窃当代伟大的战略杰作,他又有些不愿意,只能支吾着过去,哪里能想到对方到现在还惦记这个问题啊?
诸葛均的话语一出,也是引起了诸葛亮的兴趣,只听后者追问韩罡道:“罡儿,你切说说你心中的定计,为师听听如何精妙。”
为何会说出精妙一说?没听刚才诸葛均说吗?韩罡那是得意的笑容,不对自己的计策有信心会那么笑吗?很明显韩罡的计策起码就现在而言,他还是自认为十分高绝的。
此时的韩罡先是看了看颇有兴致的师傅诸葛亮,在看了看差不多神色,一心想知道韩罡怎么回答的诸葛均,在心中苦笑了一下,接着似乎知道抗不过去般,苦涩的说道:“如我军对这地形十分熟悉的情况下,敌军来追,我就带着我军借着地形之利全力逃跑,等待敌军追的泄气了,我会回军挑逗,如敌军疲惫不堪,我就带军回军掩杀,等他们在追的时候我还跑,反正这个复杂的地形,我肯定是不会出,就这么消耗着,反正就是他追我就跑,他累我就打他,这样的了。”
这计策说的简单,但是其中包含的信息却是太多,一来敌军必须不能熟悉这个地形,要不然,韩罡逃跑的时候必然甩脱不掉追击的敌军,这样一来,跑的累,追的也累,又何谈计策?没有足够的休息的时间,兵士哪来的体力战斗?
但是虽然如此,韩罡这计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却是足够挥最大的战略效果的,诸葛兄弟都是聪明人又怎么会想不到这些?
只见诸葛亮双眼一亮,夸赞道:“罡儿小小年纪,竟然能想出如此计策颇为少见啊,但是这计策条件的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为之,如打的是攻击遭遇战,不明地形的情况下却是难以挥作用啊,要知道不论什么战斗,或者几万,或者十几万的不部队一起进攻的,再说如果我军全是弓兵还尚可,如若是步军应敌全部都是一刀一枪的拼,又哪能不自损兵力呢?罡儿日后行军,务必要考虑周全啊!。”
诸葛亮的话语一出,引的诸葛均连连点头。但是韩罡却是有些不是滋味,按照他的设想,起码这“游击战”理论说出来,怎么也会引起别人的惊讶吧?但是此刻诸葛亮点评的话语一出,却是使得韩罡出了一身冷汗,“是啊!在抗日的年代,我**民装备在差,也是有着几杆步枪的,这游击战用枪还能打个突然,这古代冷兵器战争,全是刀枪拼出来的,又怎么完全挥游击战的威力啊?”
心中想着,韩罡利马对着苦口婆心的师傅诸葛亮请罪道:“师傅在上,徒儿孟浪了,日后定然小心考虑。再不敢自以为是了。”
看着知错就认的徒弟,诸葛亮满意的一笑:“罡儿不必如此,自古我长胜之战,也无死板战机,战场上最重要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