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61章 前夜(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61章 前夜(求月票) (第2/3页)

们甚至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没过几个月的功夫,他们就买来了多达数百多架机枪,法国的、英国的,只要是能买的到的机枪,都被他们买来了。

    可是当华军的飞艇却是他们无法获得,除了中国之外,尽管诸如英国、德国以及法国都有飞艇,但是他们的飞艇性能却远无法同中国人相比,即便是现在,在战争爆七个月之后,天空上依然只有中国人的飞艇。

    也许,上帝已经把天空交给了中国人吧!

    望着空中的飞艇,地面上的俄罗斯士兵如此想新着,而正如他们想象的一样,那艘孤零零的飞艇从他们头顶飞过的飞艇,远远地绕了一个弧形,又飞远去了。

    “哎,天知道会不会带来轰炸”

    看着远去的飞艇,战壕边上的俄罗斯士兵不由得为自己的命运担心起来,对于战争的习惯,使得他们非常清楚,在例行的空中侦察之后,炮击、轰炸都有可能降临,到时候他们会炮击什么地方?轰炸什么地方?那就是不是他们所能左右的了,但是每个人都非常清楚飞艇会带来死亡!

    这一点可以说,没有任何疑问!

    于是,阵地的气氛在这种对死亡的认知中,再一次变得凝重起来,对死亡的觉悟使得他们每一个人都很清楚,新的战斗很快就会打响。这些俄罗斯士兵并不知道,在侦察飞艇完成的侦察结束飞行后,便向军团司令官做了详细的侦察报告,除去报告之外,还有大量的侦察照片。

    “俄军阵地拉得很长,皆有三至四道战壕,多数火炮前置,主要位于第一、二道战壕之间,大部分在此在底洼地带,战壕极深,其深度估计过两米”

    空中的侦察再一次证明俄军的阵地极为坚固,战争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点对任何国家的军队都是通用的真理,战争让俄国人学会的堑壕战,接到这份报告的商德全,在放下报告后。在参谋们在地图上完善着几个进攻点的资料时,他又看了一份天气报告,然后走向地图,认真看了一会儿,然后又说:

    “万事俱备。只差东风了!”。

    说完,商德全冷笑一声,这一次意味着什么,这将是最后的一战了!

    更准确的来说,是对俄罗斯远东集团军的最后一战,大帅并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同样率领着由五十二万军队组成的“西伯利亚军团”的尼古拉尼古拉耶维奇大公也没有给他时间,一但西伯利亚军团突破防线,那么对于东北军而言,一切都将是灾难性的。

    近中午时分。乌云遮挡了太阳,到了下午的时候,夹着凉意的大雨降了下来,到了傍晚后,温度再一次下降,这是典型的西伯利亚的夏夜清冷,而不见一丝热燥。几个小时的大雨之后,在俄军的战壕里是到处都是冷冷的稀泥,俄罗斯士兵无不是抱着枪坐在战壕里,他们手中湿漉漉的枪身闪着黯光。天空里透出稀疏的星光。

    一名身材健壮的军官在一间军官住的掩体门口站了一会儿,他匆匆地解开军衣,抖落衣服上的水珠,很快在踏烂的干草上擦了擦长筒靴。这才推开门,弯腰走进掩体。小煤油灯的黄光,油晃晃地照在来人的脸上。一个敞着上衣的军官,他从板床上抬起身来,一只手摸了摸开始变白的乱,打了个呵欠。

    “雨停啦?”

    “停啦!”

    伊万诺夫答说。然后脱下衣服,把军大衣和被雨水浸软的军帽挂在门边的钉子上。

    “中国人修战壕的地方地势比这里高一些,我们到现在还没学会修战壕,你看看这里,我们竟然选择在洼地修战壕,战壕只挖了一米多,就会冒出了地下水来,有的地方,甚至还挖不了一米,而中国人的战壕却能挖两米深!”

    战壕挖的越深,防守就越坚固,这是这场战争教会他们的经验,战壕可以阻挡绝大多数弹片,战壕可以抵抗大多数子弹,战壕总之,战壕是士兵们除了步枪之外,最亲密的伙伴,如果他们有足够的机枪以及铁丝网,他们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