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奇袭(上) (第3/3页)
里比划着,就像是在比划着一个趣事似的,不过对于世界而言,这确实是一个趣事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机降作战。
两年前,面对双城子以及海参崴那些坚固的要塞,6海军参谋部曾制定了一个又一个计划,6军装备大量的攻城炮,而海军更是提升了舰炮射角,对于6海军而言,似乎采用重炮轰击,用重炮把要塞轰成废墟,是进攻要塞唯一的选择。
确实,除此之外,似乎没有其它的选择了,但是相比于海参崴的要塞群,并不算强大的双城子要塞,却像是个拦路虎似的阻挡着6军进攻海参崴的道路。
如何在战争爆的第一时间,攻克双城子要塞?
这成为摆在所有人面前的一个问题,绕开这座要塞?显然不可能,因为它扼守着通往海参崴的铁路,他像是一个拦路虎一般耸立在铁路东侧的山领上。
想要靠近它几乎不可能,为了获得足够的视线,俄国人砍掉了附近两公里内,几乎所有的树木。即便是勉强靠近了,在要塞前方,高达两三米的垂直面,像是城墙一般会阻断部队的进攻,而与普通城墙不同,这个“城墙”却是山体。在山顶上,坚固的堡垒下方是可以环射的射炮,总之,对于任何进攻者而言,这座要塞都是恶梦。
“它可以阻挡任何进攻者沿铁路南下的念头!即使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也需要用几年的时间才能攻克它!”
俄国人的自信,对于东北军而言,就是恶梦,如何打掉这只拦路虎?
一个个方案被提出,随后被推翻,因为所有的方案都无法解决一个问题时间!根据参谋部的计划,东北军必须在战争爆之初,在最短的时间以重拳粉碎俄军在远东的抵抗,什么是最短的时间呢?
不是半年,不是一个月,而是十五天!
十五天打下海参崴,这根本就是妄想!
而对于6海军的军官以及参谋人员而言,他们的任务就是把这个妄想变成现实,而这个现实中,最为困难的反倒不是海参崴,而是这头屹立在双城子的“拦路虎。”
最终解决问题的却不是6海军军官以及参谋们,而是东三省总督,他给出了另一个选择。
“从6地上没办法接近它,那我们就从空中打过去!”
在一次参谋会议上,作为三省总督的唐浩然面对久久无法解决的双城子要塞问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可能使用******对要塞实施机降!
在提出这个方案的时候,******还只是东北大学学生的试验器,至于******如何制造、如何使用,对于东北军而言更是一片空白。
也就是在这一片空白之中,出于对战争的热情,凭着唐浩然绘制的一张******草图和结构原理,6军用两年的时间制造出了“可以投送兵力”的******突击者一型******,其采用高单翼加翼下支撑的混合式结构。机身横截面近似矩形,骨架由钢管焊接而成,表面覆以亚麻材料制成的蒙皮,因此制造成本十分低廉,便于大量生产。除了正副两名驾驶员以外,它还能装载8名全副武装的空降兵。自身重量仅仅只9oo公斤。
有了******,可如何投送******呢?
飞艇自然成了不二的选择,最初大型飞艇仅只能携带一架******,可即便如此,军方在充分的试验后还是得出结论,在突袭一个范围较小的战术目标时,利用突击******实施机降将是最好的选择,驾驶可以以准确地操纵******降落在目标附近2o米之内。一旦着6,全副武装的空降兵就可以立即跳出******投入战斗。其次,******没有动机产生的噪音,如果在夜间动攻击,可以在敌人全然不知的情况下悄悄地抵达目标地区,从而达到近乎完美的奇袭效果。
完美的奇袭!
而这正是军方所需要,也正因如此,在军方的支持下,作为载机的苍龙六型飞艇,才会被研制出来。而今天,在这个黑夜之中,东北军仅有的两艘苍龙六型飞艇,正携带着八架突击******朝着目标逼近(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