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2章 情报决定一切(求月票)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182章 情报决定一切(求月票) (第1/3页)

    19o1年的元旦之后,没完没了的雪便笼罩着东北大地,厚厚的积雪很快便覆盖了东北大地,同样也覆盖着大连这座海滨城市。大雪遮挡了视线,以至于百米之内,就辨不出广场钟楼上的时针。尽管雪花遮挡了视线,但是街道上,马车仍然于街道上奔驰着,不过在这个时候公共电车却是最为安全的交通工具。

    “铛铛”的电车声,在那些中式的和西洋式的建筑物间穿行着,有轨电车是中国在上个世纪送给世界的礼物,从十年前于仁川先投入使用之后,在过去的十年间已经风靡整个世界,而作为一个有轨电车明后方才兴建的城市,大连更是拥有全世界最为密集的,也是最为现代化的有轨电车网络。

    在风雪中穿行着的有轨电车内的暖风机,使得车厢内温暖如春,从而令车厢内的乘客们无须忍受关东的苦寒,实际上,这也是冬天里乘客们更喜欢电车的原因。也正因如此,多年来,有轨电车,在某种程度上,一直充当着东北的名片,象征着东北的工业、开化以及文明,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象征着现代的生活方式,这恰是关内民众所无法享受的。

    相比于在轨道上行驶的电车,在柏油街道上行驶的马车里,却没有那么舒适,其既便是装有暖炉,也不过是那种简易的烧炭暖炉,甚至会让车厢里带着一股难闻的味道或是炭火味或煤味,总之其间的味道绝谈不上舒服。但是相比于马车,刚刚于上流社会流行起来的汽车,却有着其难又岂及的优势东方牌汽车拥有暖气,动机的余热足以让其封闭良好的车厢内达到二十几度,从而使得乘客在冬日里再也无须忍受东北的苦寒。

    也正因如此,汽车开始受到富人的追捧,去年一年,东方牌汽车的销售量甚至突破了三千辆,而不似前年刚推出时一般只能依靠“政策性扶持定单”。也正因如此,现在汽车于东北已经成为了身份的象征因为产量的关系,并不是所有人都能买到,实际上。半数汽车仍然是由政府机构采购,也正因如此,在东北重工业开公司的计划上,一家专事汽车生产的汽车厂已经列入了新年规划之中。当然,对此大多数人并不关心。至多只是那些的股票代理人会向客户吹嘘着汽车的未来,游说关内外的财主们购买汽车公司的股票或者债券,也正是通过那些代理人的吹嘘数以千百万的资金会从全国各地涌入东北,化为一座座工厂,从而成就着东北的工业仅在去年一年,东北便吸引了过4.5亿元的国内投资,实际上,正是在过去的多年间关内外的民间闲散资本正在一点点的取代着政府或者公司投资,成为东北经济以至关内经济展的原动力,而成熟的股票债券市场则是促成这一切的根本。

    不过对于局外人来说。他们只需要享受这一切便足够了,他们根本不需要关心这一切,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是如此。

    坐在汽车上的李幕臣,依如往日的翻看着手中的文件,相比于其它机构接受汽车的被动,情报局对于汽车的接受之快,远过人们的想象,甚至作为情报局局长的李幕臣还主动申请经费为局里添置了一百余多辆汽车,以保障的情报局对交通工具的需要。非但如此,李幕臣甚至还要求在情报学校的特工培训中增加汽车驾驶、维修等技能,由此可见其对汽车的重视。

    对于别人来说,或许。他们看到的是汽车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当然还有冬日里的暖气,但李幕臣所看中的却是它的度可以8o公里的时永远开下去,只要油箱里有油其便捷远非火车所能相比。

    在去年,他甚至曾坐着汽车在1o个小时内抵达了沈阳,无须像过去一样等待列车时刻。尽管那4oo公里的道路大都是当年修建铁路时遗留的、由沿线壮丁团养护夯土路。但仍然让李幕臣深切体会到了汽车的便利。

    也正因如此,作为情报局长的李幕臣才会第一次干涉“政务”,希望能够将城区的柏油路向外延伸,用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