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铁路工地(求月票) (第2/3页)
的说话声。人们从工棚里陆陆续续走出来。这些年岁不等,却都极为年青的青年们,无不让工地日夜紧张的生活煎熬得脸色黄瘦。有的声音沙哑,有的眼里布满血丝,有的心事重重,有的眉头拧起……大伙一出房间,都不约而同的望了望天空,又用脚蹭地上的冰实的积雪,仿佛希望这地上的雪只是月光造成的错觉。可是那冻实的冰雪,却在提醒着他们一个事实――天气越来越冷了。
最后,总指挥走出来,同样是一个非常年青的青年。
张自立是个身材瘦削的青年,在第一次见到他的时候,徐铁珊甚至产生一种错觉,他会不会被草原上的风吹走,可随后,他却发现自己错的多么离谱,这个他在同文学校的校友,虽说个头不高,身材瘦削,但是意志却极为顽强,干起活来更是极为认真。以至于让徐铁珊生出了挖人的心思来,他是东北铁路公司的工程师,也许可以在沈库铁路任职。
左手提着一顶狐皮帽,身上穿着件熊皮大衣,脚上穿着双近膝的皮靴。总之,这一副打扮若是搁在大连或者沈阳城中,活活脱脱的就是个城里的富绅。实际上,作为广东人的张自立对于这种的冬天,更没有一点抵抗能力,他只能让自己穿的更厚一点,他可以更厚一些,可这却无法改变他的责任。
作为工地的最高负责者,指挥着数百个大小单位和近万职工。他们的问题又该如何解决呢?或许他可以呆在暖洋洋的房间里,但铁路上的劳工又怎么办?诸如此类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他。
“总经理,现在就两个办法。要么咱们停工。要么就把工人全都派出去。连天加夜把新民到这的路轨铺上……”
张自立的话,让徐铁珊思索了一会,然后用力吸了一口气,想说什么,却没有张口。
“只要把铁路修过来,煤才能运进来,这工程才能在冬天进行下去,要不然。这一个月,别的不说,十多万的工钱可就白掏了,再者,没有煤取暖,这冬天,不知得冻死多少人!”
徐铁珊不声不吭地取出一根香烟,又把双手塞在裤兜里,斜歪着肩膀,走在被踏实的冰雪上。只是静静的思索着。
“一公里1120根枕木,这几十公里。也就是几万根枕木,再就是铁轨……”
在张自立说道着这些数字的时候,他望了望徐铁珊,又补充道: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最多十天就能把这几十公里的路轨给铺上,即便是些偏差,也是可以接受的……”
“路轨、枕木,都在新民厅……”
这才是徐铁珊会犹豫的原因,铺设轨道的原料都在百多里外,这个问题怎么解决?
眼睛直盯前方,徐铁珊又说道:
“总不能靠人背吧!”
人背?不是不行,只是效率太低。
“当然是用马车,能运多少就运多少……”
耸耸肩,张自立朝着一旁满地的料石、刚卸下来的钢材、水泥和枕木看去,那是雪下来之前用马车运来的,雪下来之后,自然也就根着停运了。
“我算过,运来的材料,按标准去修,只够修15公里的路,钢轨够,可枕木不够,我寻思着能不能把标准再降低一些,枕木放稀一点,再把料厂里铺的轨道都给他折下来,这样差不多能多修三公里……”
张自立的提议,让徐铁珊的眉头又是一皱。他斜着眼瞅着远处的料厂,那里有一公里多刚修成的轨道。将来可以作为车站线路使用,而现在,却都要加以折除。
“反正,冬天也没有重货,等到开春的时候,再把该补上去的枕木都补上……”
张自立的脑子里还装着会场里的情形;一整天在工地遇到的各种问题还压着他,如果不是因为因为涉及到返工的问题,作为总指挥的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