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局变(求月票!) (第2/3页)
军阶不等授予田地。
这个消息让盛宣怀原本轻松的心情,再次紧绷起来,或许他只是一个商人,对于军国大事全然不知,可作为商人他却深知人性,国人终其一生所求者,不过只充饥之餐,遮体之衣和那御寒之所,而现在他唐子然大手一挥,把千百万亩田地授予东北军,岂不是尽收军心为已用?而东北军上下又岂能不甘心为其卖命?
“这东北军原本就是虎狼之师,现在又授于将来的田产,那些丘八将来打起仗岂不是更卖命?”
手里拿着信,盛宣怀禁不住思忖起来,甚至担心起来。
他又岂能不担心,毕竟对于盛宣怀而言,他的个人荣辱财富完全建立于北洋、建立于李中堂的赏识上,虽说眼下对中堂来说,唐子然算不上最大的政敌,但就长远来看,纵是张之洞、刘坤一两人绑在一起,也不见有其威胁大。
当初虽说用议和逼着唐浩然他的十万虎狼中的八万五调至黑龙江、吉林以及朝鲜,可那也不过只是解眼前之危罢了,一但东北的铁路筑通,这驻于黑龙江又与驻在奉天有何区别?
现在他的这十万虎狼又得了田地之诱,将来打仗势必更加卖命,届时,中堂又能用何军抵挡那些入关的东北虎狼?
当年曾国藩靠着一个区区“双饷”便令湘潭子弟尽为其用,受“双饷”所诱的湘人与发匪打仗时,无不是奋勇效死,现如今唐浩然的授田,可不比“双饷”更为诱人,毕竟银子花了便没了,而土地却是传给子孙后代的。
这唐浩然。心思未免太过狠毒了!
也许是因为立场不同,以至于盛宣怀最终还是将此归于其心思狠毒上,他唐浩然开了这个先例之后。往小了说,东北军上下无不甘愿为其效死,往大了说去,将来这天下壮丁岂不甘愿从军东北,而无意入北洋。甚至若是这消息传出的话,这北洋军中之人没准也会生出异心来,一边是银子。一边土地,何者更有诱惑?
“杏荪,杏荪在吗?”
就在这时一个听起来略带些熟悉的声音。伴随着几个人的脚步从外面传进盛宣怀的耳中。思绪完全被打断的他一时还没听出是谁,于是连忙把手中的书信收好,起身打开房门一看,来的两个人可都是熟人。一位通商银行的总经理严信厚。一位是银行大班陈笙郊。这两位可都是他特意选出的银行主持者,现在通商银行于盛宣怀而言其重要性甚至远超过招商船局,毕竟他之所以倡导办银行,主要目的还是通过自办银行将其已经控制的企业连缀起来,形成统一的经济体,从而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实力。
而事实证明了他当初的想法,在通商银行成立后,假手通商银行,轮船招商局、电报局等其主持的企业无不是获得融资之便,而这种便利又加速了其它企业的发展。甚至其创办的北洋纺织局既是完全使用通商银行提供贷款创办。
正因如此,他才会对银行的总经理严信厚以及大班陈笙郊的到访极为看重。甚至于显得有些紧张,该不是出什么事了吧!
“小舫,你这是……”
一见盛宣怀,严信厚便便停下脚步回头对陈笙郊说:
“我说得没错吧?杏荪既然不在中堂大人那,而且又不在府上,自然就会在铁路公司的。”
说完之后,严信厚便和盛宣怀打了一个哈哈:
“杏荪,不会怪罪我和笙邻冒昧前来吧?”
与盛宣怀相同,严信厚同样也是是李鸿章幕僚,曾长期担任上海道库惠通官银号经理,掌管上海道的公款收支。他在上海创办过南帮票汇业中最具声望的源丰润票号,而在盛宣怀上片请办银行后,其作为嫁接盛宣怀意图的最直接执行人,筹办中国通商银行之后,他也顺理成章地成为首任总经理。在筹备通商银行期间,其更是为通商银行请来了数十位商董,利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