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新官上任(求月票) (第2/3页)
、船舶进出取缔规则、市场取缔规则。同时亦引入了于汉城等地推行的城市清洁法、家畜饲养场清洁法、传染病预防规则、税务征收规则、兵器取缔规则等法规,在军事宪兵队的监督下实行,借助战时的权威,这一切都能够顺利实施。
而司法警察则依照刑事诉讼法的法规开展公务;为救护地方饥民,向百姓施与缴获的米、盐等物;收购富人的储粮再施与百姓,在卫生方面为地方百姓施疗种痘。同时计划对占领地耕地租税征收状况进行调查,以便于东北推行新税制。
而在诸多施政之中,即便是公认阻力最大的“地税改革”亦大不过禁烟。
“确实如此!”
一旁站着的安靖之,这位在汉城行政学校毕业时,以“地税”为毕业论文的“地税”行家,谈起地税来自然是头头是道。
“计划于东北地区推行的新政中,阻力最大者无个地税改革,然基虽有阻力,但东北地价较廉、且户均土地较多,即便是按府中计划的以地价2%加上0.5%的村税,征以地税,以现今地价每亩所征之税不过25至50枚铜元而已,虽税较之过去稍重,但满清所收的又岂只是田税,诸项苛捐,加之旗地亦加收旗捐、地租,算起来每亩所获之半皆入官旗,地税改革后,咱们所征的至多只有一成五,相比之下,百姓的负担可谓是大大的减轻。”
只是某种程度上的减租,与其它府中的官员一样,安靖之并没有一味减轻农村的负担,毕竟对于府中而言,至少在未来的两三年内,地税将是府中统治东北最重的收入来源,没有充足的资金府中各项工作自然会被拖累,而作为事务官则需要千方百计的保证税收的稳定。
至于农民的负担――暂时府中并没有去真正的加以考虑,作为奉天省税务专员他,实际上早已经制定的相应的计划,地税改革后,相比满清的苛捐杂税减少了约半成。而在另一方面,原本交予步兵衙门的旗捐以及旗营的地租,将一率改为官府地租,其租额相当于产出四成五左右。如此官府可以获得相当于土地产出六成左右的地税。
当然,现在这一切并未推行,但名义上的“减税”自然可以减轻推行税改的压力,但在另一方面,这禁烟却没有那么容易。毕竟东北有着广泛的吸烟的基础。
“许多东北苦力、佃农皆有习惯在劳累一天后,躺在床上吸上两口大烟,数十万烟客,每年烟利千百万元,夺人财富如杀人父母,若是如朝鲜一般令行禁止,彻底禁烟,恐怕……”
安靖之的神色中带着些无奈,朝鲜与中国不同,那里没有吸食大烟的传统和习惯。而中国……烟毒早已泛滥,冒然禁断只会徒生变乱的。
至于以现在统监府于东北地区尚未稳定的统治基础来说,冒然禁烟大烟绝不是最好的选择,或许正因如此……
“安专员,那府中现在是什么态度?”
作为城市卫生专员的徐坤只是10级官员,而作为奉天税务专员的安靖之却是7级官员,在级别上远高出徐坤,其自然能够获得更多的消息。
“暂时没有任何态度!”
安靖之耸了下肩膀,作为税务官员他曾向府中提出过推行专卖的建议,不过暂时府中似乎无意推行这一工作。似乎对于府中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尽快稳固于东北的统治。
“想来到最后应该会是专卖吧!”
孙田玉叹了口气,烟毒与朝鲜曾造成数百名警察被处以刑罚,其中甚至有十数人被处以极刑。而未来在东北,他们没准还需要为“专卖”保驾护航,这或许就是政治吧!
世间诸事总是如此的荒谬,总是会因时因地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孙田玉感叹着世事难料的时候,船已经缓缓靠上了码头。
在热闹的码头可以看到苦力们正在从货船上卸下各种军需物资。军警则于码头处维持着秩序,除此之外,似乎这码头和过去并没有多少区别,若是非要说区别的话,恐怕就是那一面飘扬着的赤旗了。
在商船靠港的同时,船上的这些年青的事务官们,都能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