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三十弹 岸上的烦恼(下)一百三十一弹 山寨货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百三十弹 岸上的烦恼(下)一百三十一弹 山寨货 (第3/3页)

个调过程嘛!”

    “此话怎讲?”听到肖景这么说,马甲也顾不上和朱二嘴上见个高低了。赶紧将目光转到了肖景的身上并竖起耳朵。

    “嗯!事情是这样子的。当初大河桑在发现了芯片的这种缺陷后,立刻就和智脑进行了沟通。随后,智脑便对芯片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进。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点。”

    “一、是将原本直接绕过大脑思维,直接作用在潜意识的工作模式转变为思维和潜意识两者并行,且优先考虑主意识思维的模式。”

    “二,就是还把之前固化锁死的ai反应程序改为一个开放性、习性的ai。并允许队们以不断训练所形成的应对习惯来覆盖内嵌芯片中的呆板的操作流程,最终达到两者相契合的目的了。”从后座冰箱中拿出一罐可乐,自顾自的打开,润了下喉咙后,肖景耐心的对马甲解释道。

    “也就是说,改进后采用人脑思维为主。芯片潜意识操作为次地模式?”使劲的扰了扰头。马甲花了好一时间才清楚肖景话中那弯弯曲曲的复杂关系。对此有了个大致地了解。

    “呵呵!基本上就是如此。所以那些家伙现在全在基地里没日没夜的训练着。务求在最短时间内与自己大脑中的芯片完美契合。那场景。真是壮观啊!”

    一到那群被操练得苦不堪言的临时飞行,肖景就忍不住放声大笑。当初。他在基地做地勤的时候,可是曾多次看见那些家伙们下了飞机就吐,吐完了便接着飞,熬得痛哭流涕的。

    “唉!老话说的好啊!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用芯片速成飞行技能,果然和填鸭一个道――快归快,但活受罪啊!”不用肖景说,马甲就能到那些临时工为此所受地各种罪。再联到自己在那大半年飞行培训中所经历过的各种苦楚。他对那些新同僚的遭遇很是同情。

    “滋!呼叫朱二上校!呼叫朱二上校!请你听到呼叫后立刻到资料所来一趟。有急事!”就在车内诸人沉浸在对远方基地内临时工的深切同情中时。位于中控面板上方的车载数字无线电电台响了。

    “ok!马上过来。”顾不上和二人再说点啥,朱二操起麦克风回应了一句,然后从将马甲等人赶出车厢,急吼吼的开着这辆喷涂有人民空军logo的奔驰ag55越野车,拉着哇哇响的警报,朝机场外急驶而去。

    “我靠!啥事这么急?还有那啥的资料所是个什么部门。以前怎么没听过?”一把将自己的身体塞进林肯皮卡那舒适地真皮座椅中后,肖景调了一下电动加热座椅的高度,端着从奔驰车冰箱里顺来的可乐,好奇道。

    “没啥!以后习惯了就好。所谓资料所内无小事。而那啥地资料所就是由几台超级计算机和数十台高速激光打印机所临时组成的部门。主要职责为打印咱数据库中所备份的那些超时代科技资料,并送交给政务院的相关部门备案保存。其直接领导为中央任命咱舰的第一政委――周正公。”耸了耸肩。马甲一脸平淡的说道。

    “正公?莫非莫非是”听到这儿,肖景已忍不住心中地激动,语气抖动的宛如换了帕金森综合症一般。

    “没错!就是他。”马甲从钱包中掏出一张老版的蓝色1元人民币。指着从左往右数的第三个头像说道。

    “总!竟然是总!我的天啊!我竟然能亲眼见到他。”尽管早已从马甲的话中猜到了最后答案。但当这一切得到其亲口证实后,肖景的脑袋仍免不了一阵发晕。由此可见正公在国民心中的分量是多么重,即便是出生在其身故后多年的人都对他产生一种发自内心地敬仰。

    “别激动了!咱还是先去检查一下配套工程地进度吧!以后有的是机见正公。要知道他老人家可是每周都来看望咱一次并和咱集体聚餐地。”看着肖景那激动莫名的样子,马甲心中忍不住一阵好笑。全然忘记了他当初刚见到诸大能时的德行。事实上,要不是他现在见得多了,精神上已产生了麻木。其表现甚至还不如肖景呢!

    “好的!”强制压抑住心中的激动后,肖景一扭钥匙,发动了皮卡,朝不远处那正干的热火朝天的工地驶去。

    繁忙的时间总是过的特别快,不知不觉中又是六个星期匆匆而过。其间,由于有东方红号所带来的历史资料以及情报部门的帮助。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的打得还算顺利。除了赢得了历史上该赢的两次两次战役外,还俘虏大量的美军士兵。以马前卒舰长的话来说就是形势一片大好。

    而就在距离朝鲜战场约7公里外的葫芦岛上。耗时近三个月,动用了上十万人工所临时抢建的机场也顺利的完成了配套设施的安装,即将投入正式运行。

    说起来。机场之所以能如此奇迹般的快速建成还多亏了智脑了大量物质。这其中仅仅是用来做跑道路基的高韧性复合材料构件就用了数万吨。若是再加上后续的机场雷达、组装式塔楼、探照灯、导航灯、以及各种管线器材、工程机械等林林种种的相关配套设置。总重量足够装满条三十万吨级的超级货轮了。

    待得这些设备被动起来的十多万劳力给一一安装到位后。葫芦岛军用机场仿佛化蛹成蝶一般,由当初马甲所看到的那般形如丑小鸭的模样。蜕变成堪比后世国际级先进航空港的豪华机场。

    放眼望去,三条主跑道呈三角形布局覆盖在这片海边的平坦之地。其中最长的一号跑道长度高达476米,可以满足以波音767-4客机为原型的mc2a大型预警机的起落。

    而就在一号跑道东面的尾端,所有跑道中最短,仅为17米的三号跑道与其首位相连,并和长达6米,横穿过一号跑道中部的二号跑道呈锐角于机场北部相连――这两条跑道主要肩负着f15、ef-18等战斗机的日常起降。

    最后,在距离一号跑道南面约2米外,还有另一条平行于一号跑道,长达26米的四号跑道。这也是葫芦岛军用机场唯一的备用跑道。

    若是让21世纪的美国空军人从高空俯瞰现在的葫芦岛机场的话。那他一定惊讶的发觉,这个坐落在红色中国腹地的机场竟然和位于美国首府华盛顿附近的兰利空军相似的如同双胞胎一般。

    嗯!事实上,除了诸如覆盖的草坪为英超足球场专业草皮等细节的处上与其略有不同外。个葫芦岛军用机场无论是从跑道布局还是从塔台配套,甚至就连机库、油库以及办公楼的位置,几乎都完全照搬了21世纪那座位于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汉普顿市的美国空军第1战斗机联队的主基地。甚至,就其基地内驻扎的美军空中作战司令部总部大楼,也由新成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空军作战司令部所替代驻扎――说白了,丫就是一高仿的山寨货。

    只是外形山寨归山寨,里面的设备却一点也不粗劣。事实上,葫芦岛空军基地里的有些设备甚至比美军的原版还要来的先进。而今天,这座山寨货总算要迎来其配属的空中力量了。

    1951年2月5日清晨,农历大年二十九。晴朗蔚蓝的天空洁净得如同被洗刷过一般,看不见任何的云彩。由渤海上吹来的咸湿微风正轻轻的拂过机场,将悬挂在塔楼间,上书热烈欢迎飞行同志归来几个繁体大字的红色条幅吹得迎风抖动。

    巨型横幅的下方,一群或着中山装,或着老式解放军军装,年龄大约在5多岁左右的中老年人,正在两个身穿21世纪美国海军上将制服青年的陪同下,矗立于塔台和主跑道的之间的草坪中。而与他们风格迥异的着装相反,这些人的胸前无不挂着一个由德国卡尔蔡司光仪器公司出品的高倍军用望远镜。

    “来了!方位西北。”待得清晨的第一屡阳光洒满机场那笔直的跑道时,悬挂在塔台上的高音喇叭中传来了播音那包含惊喜的呼声。

    于此同时,塔台下的诸人,也全都拿起了手中的望远镜,神情紧张的朝播音所指的方向看去。

    ps:昨天因为网络坏了,所以没法上传。今天为了补全勤俺可是写了9k。所以还请诸君不要抱怨了。本章为两个章节合并而成。俺说话算话。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