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弹 大海战(三) (第2/3页)
大炮,在同一方位以同一个方向角度射击,两次着弹间距差上数百米那也是很正常的。起伏的军舰、风向、浪高、以及大炮身退后的位移等任意一个条件的改变,就能让瞄准的炮弹偏离目标,真真是差之毫厘,缪之千里。而在激烈的海战中,这种不确定变量的改变几乎在每一毫秒都在发生。因此,别说协调全舰队火力,能协调好本舰侧舷所有火炮的就算是大能了。
好在这种低得令人发指的命中率迅速为火炮的数量优势所掩盖。在数百门大炮的集中攒射下,总有那么一两颗炮弹幸运的光临到无敌舰队头上,给它们以重创。
当然了,这种重创仅仅是相对于庞大的木质战舰本身而言。若要消灭敌人如同蚂蚁般的作战人,指望这些圆形实心炮弹显然是大不可能的。唯一能给他们造成重大伤害只有弓箭、火枪和散弹。只可惜它们蹩脚的射程与英国人远程攻击的战术完全不符,因此而惨遭摒弃。
在英国人这种脱胎于劳动中,神似蒙古骑射战术的远程攒射下,西班牙人损失惨重。不少船只都被加农炮所击中,冒出滚滚浓烟。它们当中,幸运的只被破开一个个巨大的豁口,然后灌注进若干量的海水,使得本已笨拙的船身更加笨拙。不幸的则被削掉桅杆,完全丧失动力,成为标准的靶船。
当然,最倒霉的还是那些被击中火药桶的家伙。炮弹猛烈的撞击首先点燃了桶中的黑火药并引发剧烈的爆炸,然后爆炸再次吞噬临近的火药桶,接着再次爆炸。一连串多米诺效应下来,艘船要么被炸为碎片,要么被爆炸引发的大火所点燃。
相对于化为碎片的倒霉鬼们,那些被大火点燃的舰只更要可怜上几分。在火焰的吞噬下,艘船,除了那些铸铁的大炮外,无论是那些刷了桐油的木质船体和风帆还是缆绳或木桶,全都成为最好的燃料。
风借火势,火助风威。如此猛烈的大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