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三个政策(二) (第2/3页)
你私奔……”眼中含笑看着胡余胡,“而且你们成功了,在你们离开的一刹那,你回过头,对着富家公子卡瓦的方向说他拥有的,你以后也会有,而那女子深信不疑这一点,接着,十年过去了。”
说到这里,赵千从毒蝎战斗服口袋里掏出了一个纯金的烟盒,啪的一声打开,拿出一根烟叼上。
“大帅,怎么不说了?”几人又愣了。
“完了。”赵千叼着烟,从多包军裤里掏出一块镶钻怀表,弹开盖子,“给你们一分钟时间,想象一下你们认为的结局。”
一分钟?大帅在搞什么?几人有点搞不懂了,而唯一有点摸着点轮廓的卡瓦已经开始想象了。
这就是区别了,现实和利益教育出来的西方人与儒家礼仪教育出来的东方人。
靠在了椅背上,轻轻闭上眼睛,听着怀表若隐若现的滴答声……双手习惯性的插在了裤包里,还是毒蝎的制式战斗服穿着舒服啊,样式和以前的a一样,感觉也很像……
一分钟过去了,赵千睁开眼睛,吐掉熄灭的半截烟。“说说你们心中的结局。”
又是胡余胡率先开口,脸上带着笑意,“穷书生胡余胡……”话音刚落,就引起了几人的笑声。
“好了,让他说。”赵大帅制止,可刚才却笑得最大声。
胡余胡笑道:“穷书生胡余胡中了秀才,接着是举人,然后荣登金銮殿……”
“放屁!”还没说完,赵大帅就给他否了,“你丫没听清?”盯着胡余胡,“先决条件是――穷书生,中个秀才都很难。你们读书人口中的那个破科举,什么十年寒窗,十年过后,又有几个***能去金銮的,十年中个秀才,再十年中个举人,再十年,再十年,等你爷爷的到了金銮,你就真的痉挛了。什么狗屎玩意儿,一家人供着个光会读死书的废物,几十年吃白饭,啥也不会干,最后连人话都不会说了,张口就是之乎者也,有个球用,是老子就一枪打死他了事,免得拖累家人,拖累社会!”
“好!”罗纶情不自禁的鼓掌,这个四川才子是最反对科举的,他被称为神童,十几岁就进了尊经书院,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为满清大学士瞿鸿机所赏识,延至成都学使署任职。戊戌变法时,罗纶与李蔚华、蒲殿俊成立“强学会”、“蜀学会”,出版《蜀学报》,宣传变法。戊戌变法失败,罗纶改名并借父丧丁忧,回乡暂避。
而就在这个时候,罗纶开始思考起变法失败的原因,年轻的他仿若经历了一场人生中的重大变革,而就在变革中,他的思维开始变化,他悄悄回到了尊经书院,冷眼旁观,想找出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场由清流读书人主张的变革如柳絮般脆弱……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赵千,一席话,一番举动,让他彻底弄懂了――就是教育,几千年的教育把中国人变成了逆来顺受的羔羊,变成了只会谦让的君子,变成了什么事都大义当前的蠢货,变成了自私自立的废物!
这些个特征综合起来就是两个字――奴才!
是奴才,没错!中国人从来都喜欢奴才,不喜欢人才,因为奴才听话,人才找别捏!在奴才面前你就是大爷,在人才面前你感觉他是大爷,这感觉不爽,至少对上位者来说不爽,而且指不定什么时候那人才就踩在你的头上了,这要防,必须的,所以压,必须的,压着压着,人才就***变奴才了。
于是乎,几千年下来,人才渐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