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复苏(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五十七章 复苏(一) (第2/3页)

奇怪的眼神望着这边,于是咳嗽一声,用手肘撞了撞还在喋喋不休的赵大帅,“两位请坐,不必多礼。”

    “哦,坐坐,不必礼多,呃,礼多,礼多人不怪。”赵大帅总算圆了过来,没有在外人面前丢脸。只不过这没有丢脸是他自己认为的,掩耳盗铃。

    朗目星眉的年轻人笑了笑,拱拱手,很有气质的坐下,儒雅之态表露无遗。

    奎俊家里有这号人物?气度不凡啊。赵千又看了一眼那十五六岁的少年,虽稚气未脱,却十分俊秀。

    “在下贸然前来,多有打搅,还望巡抚大人见谅。”年轻人说话了,普通话字正腔圆,神态也谦恭有礼。

    “不见谅,不见谅。”赵大帅又说溜了。

    胡余胡不得已又咳嗽一声,“赵大人昨日偶感风寒,今日头脑有些昏沉,失言之处,还请先生不要见怪。”

    你大爷的,你们两个是十九世纪末的人,文化来文化去,老子从小就被逼着打枪爬山,有什么办法?赵千抚了抚胸口,好不容易平定下来。

    “大人果真身体不适,在下还是改日再来拜访。”年轻人说罢就要起身。那少年比他动作还快,直接站了起来,看赵大帅的目光中流露出几分不屑。

    这小子好高的心气,看不起老子是吧?赵千虽然文化不行,可感觉比动物还灵敏,第一时间就察觉了那少年的想法。

    “别改日了,就现在,罗里吧嗦的一大堆,有什么话就直说。”赵千摘掉了帽子,一把扔在脚下。

    没辫子?少年望着赵大帅脚下的圆帽,以及圆帽上挂着的假辫子。他喘了口气,又望向了翘起二郎腿的赵大帅,这一次,眼中的不屑消失了一点,多了一丝好奇。

    “在下姓梁,从京城而来……”年轻人强行收起了眼中的惊讶。

    “梁什么,拜托,名字就名字,本巡抚很忙。”赵千打断了他。

    “忙?”年轻人四处望了望,“可在下听说,大人来成都已经三天了,总督奎大人还没有召见,也没有地方官员上拜帖。这……”年轻人看到了赵大帅露出不爽的表情,连忙转了话锋,“在下梁启超,字卓如,从京城慕名而来,望投于大人门下。”

    “啥玩儿?”这次轮到赵大帅起身了。

    少年看到赵大帅张着大嘴的神态,毕竟少年心性,一时没忍住笑出了声。

    “松坡,注意礼貌。”年轻人喝斥。

    “是,老师。”少年朝年轻人鞠了个躬,收起了嬉笑的神情。

    “你叫啥玩儿?”赵千瞪大眼睛望着少年。

    “我不叫玩儿,我叫蔡艮寅,字松坡。”少年挺着胸,纵然身板还没发育好,却也气势很足。

    “松坡,注意态度,我们有求于人。”年轻人再次喝斥。这个朗目星眉、气度不凡的年轻人正是梁启超,也就是凌峰刺杀光绪失败后将皇帝送回仁寿殿的那个年轻官员,康有为的学生,只不过老师跑了,学生还在。那少年叫蔡艮寅,是梁启超的学生。

    梁启超……赵千虚起了眼睛,他现在还这么年轻啊。好,这是个人物,比他老师强多了,好在年轻,还没以后受他那狗屁老师影响的迂腐观念,有搞头。至于这个少年……

    赵千激动了!

    这是天大的好买卖啊!老佛爷在京城不遗余力的搜捕帝党和维新派,梁启超不得不跑路,还带上了个大礼!

    “你这名字不好。”赵千坐回了椅子,目光落在了少年蔡艮寅脸上。

    “怎么?”蔡艮寅接触到这目光,不由脸上一烫,心里也是一颤。

    梁启超有些疑惑的看着赵千,胡余胡更是抿着嘴在一旁看好戏。

    “难念,难记,就跟这个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