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点火(四) (第2/3页)
李莲英还回头看了光绪一眼,那意思好像是在替光绪惋惜,说皇上您怎么能这样气老佛爷呢,她老人家可是您的亲爸爸……
“恭送老佛爷!”又听见跪在乾清宫外的几个军机的声音了,庆亲王奕劻喊得最起劲。
光绪长出口气,对依旧跪在地上的康有为说:“爱卿请起。”
康有为站了起来,胸膛挺起,“圣上乃国之大统,天经地义。”
翁同龢听了直摇头,叹道:“一发不可收拾啊,康大人,你太……唉……”
光绪看了翁同龢一眼,隐隐有些不满,康有为这样顶撞慈禧,他心底其实是很过瘾的,也没去想后果如何。
康有为朗声道:“破釜沉舟,孤注一掷,方可成大事!”
翁同龢抚须摇头,不再言语。
听康有为这样说,光绪却来了精神,小身板就跟打了鸡血似的,肝经火旺的说:“康卿言之有理。”随即又问:“刚才康卿所说的那个人,到底是谁?”
康有为目光一闪,说出了一个名字。
光绪先是一愣,然后笑了。
翁同龢听到那个人的名字,身子微微一颤,眼中神色有些复杂,想了一会儿,微微点头。
……
“好个康有为!”颐和园乐寿堂里,慈禧坐在雕刻精美的红木暖床上,咬牙切齿。
“老佛爷,可别伤了身子。”李莲英在旁边伺候着。
“伤身子?再这么下去,我连命都没了!”慈禧眼中尽是寒意。
李莲英大惊,连忙跪倒:“老佛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慈禧没理他,出神的望着不远处的熏香炉子,缕缕淡淡的青烟升起,房中弥漫着南洋香料的味道。
良久,慈禧开口了:“小李子,起来罢,去把香炉子灭了。”
李莲英心里又是一颤,似乎明白了老佛爷的意思,起身去把熏香炉子熄了。
“把荣禄给我叫来,不去仁寿殿,就在这儿,我要单独和他说说。”慈禧的声音传入耳朵,李莲英回头,眼中一闪,跪安离去。
慈禧望着熄掉的香炉,突然,挥手,面前的白玉茶盏落在地上,茶水洒在打磨过的石地板上,渐渐散开。
……
入夜。紫禁城外。
墙角处,一个修长的人影闪了出来,夜色中看不清楚他的脸,只能看到他穿着长衫,身材很瘦,戴着织锦圆帽,还拖着条辫子。
他站在离城门不远的阴暗处,整个人就像没有气息一般,仿佛融入了黑沉沉的夜色。
这时,一个人影从紫禁城里出来了,高大的城门下,那人就像个黑点。
“呔,这些守门的兵,胃口越来越大了,出个门儿,也要一百两。”那人来到这片阴暗处,就像在对空气说话一般。
“公公辛苦了。”一直处于阴暗处的那个人出来了,借着微弱的光线,可以看到他脸上温和的笑容。
“咋不幸苦,今儿个差点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