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章 大革命家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章 大革命家 (第2/3页)

  “什么?”孙文被这个年轻人的反应弄得有点迷糊。什么古董货?这可是美国人最新制造出来的手枪!

    千爱不释手的把玩着这把手枪――博查特],世界上第一支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动手枪!

    该枪最明显的特征是采用肘节式闭锁机构,握把位于枪身中部,弹匣从握把底部插入,枪尾部有很大的一个“头”。

    博查特]的结构设计为现代手枪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自己的年代,几乎都是武器收藏家才有真货,千终于忍不住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拿出了微型工具,将其拆卸了……

    “青山兄!?”千的速度太快,以至于孙文连阻止都来不及。

    而随后,出现在孙文眼中的神色,变成了惊异,眼睁睁看着这脸如刀削的英俊青年不可思议的又将手枪还原!

    “青山兄神人也。”孙文不禁感叹。

    “小。”千将手枪丢还给孙文,“这是美籍德国人雨果博查特于1893年设计的,口径为7?毫米,开锁、抛壳、待击、装弹、闭锁等动作均由枪机的后坐和复进来完成,并采用弹匣供弹。”

    孙文哪里知道这个,再次惊讶,呆了一会儿,只得讪讪问:“何意?”刚问完,又自嘲地笑了笑,此等人才,也只有海外才有,我华夏大地,病入膏肓,怎得如此人物?言语间带上两句英语又有何稀奇?孙文不是不懂英文,只是浪荡子的中英混搭让他错愕了一下。

    千,哦不,现在是赵千了,“赵”是他的姓,其实浪荡子是不知道自己姓什么的,被遗弃在孤儿院门口时,襁褓里也就留了个出生日期,连医院的出生证明都没有,这名字还是孤儿院起的,赵是百家姓排第一,图个省事就用了,加上他是那座孤儿院收养的第一千个孩子,所以就叫赵千了,后来的千安格斯是他自己改的,因为喜欢啄木鸟公司一个艳星,人姓安格斯,他也就胡改了个。赵千看着孙文,心里既有点兴奋,又觉得好笑,身为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革命家,居然连手里的家伙都不了解,还想用它射杀自己……

    浪荡子讨厌规矩,喜欢自由,什么刺激干什么,当面对孙文这个历史名人时,才体会到了一些回到过去的快感。

    这位孙革命家,也许就是自己在丛林时代冒险的开始。

    赵千露出了一丝微笑。

    ……

    赵千,字青山――借用了孤儿院的名字,听那刘志士来自旧金山,自己也随便胡诌了个美国旧金山人氏,快到二十五岁,身高一百八十公分,体重七十五公斤,英俊潇洒,才学出众,体健貌端无婚房……

    浪荡子也没有骗孙革命家,他本来就经常骗那些美女们自己出生在旧金山唐人街嘛,只不过不在同一个时空罢了。谎话说多了就不叫撒谎了,叫技术,这是青山兄一贯的看法。

    背上背囊,戴着墨镜,恋恋不舍的回望了一眼小花衣后,浪荡子跟着孙文离开了渔村。

    没办法,身无分文,只有给孙革命家当保镖,混个温饱。

    马车里,孙文始终蹙眉叹息,忧国忧民,赵千对着他也憋气,身子向后一仰,探出了车窗,抓住马车顶沿,一个翻身就上了车顶。

    这里舒服多了……

    闭起眼睛,四仰八叉地躺在车顶上,嗯,很不错,有点敞篷车的感觉了。

    而车厢里的孙文在呆了一会儿后,终于笑了,青山兄如此身手,自己应该能顺利脱险。

    十二月的海南并不冷,温度也在二十五六度,十分宜人。

    光绪二十二年初,公元1896年1月底,在经历了几次有惊无险的枪击事件后,孙文终于顺利抵达了香港。

    站在码头,孙文长长出了口气,清廷对革命党的追捕一向是不遗余力的,他能呼吸到维多利亚港潮湿的空气,赫然有一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