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2) (第2/3页)

总有重复啊于是就以皇帝的年号辅助一下比如朱元璋年号是洪武总共有三十一年这样其中出现地干支几年就可以跟别人分开了。

    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许多年号比如唐朝高宗李治没事就换年号玩在位三十三年换了十四个年号。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年号也就成为了某位皇帝的代表称谓。两朝惟一一个有两个年号的就是朱棣地重孙子朱祁镇他前后两次登基前面叫正统后面叫天顺此乃后话。

    黄子澄这个提议很明显用意就是为了巩固朱允的统治。但这个提议很正常于是一般大臣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各自说出心中地想法。什么“正和”、“宣盛”、“乾通”等等大家争的不亦乐乎。

    朱植眼皮一翻有心凑凑这个热闹于是出班对上面的朱允作了一揖清清嗓子道:“皇上、诸位大人臣想到一个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朱植是朱元璋在京惟一一个成年地儿子他一张嘴大家都安静下来。

    朱允道:“皇叔请讲。”

    朱植环顾一周道:“先帝年号为洪武当然先帝武功盛世叫这个年号恰到好处。但他老人家经常教导我们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先帝有了武功皇上一朝是否应该更注重文治?

    皇上自幼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所以臣提议年号不若叫建文如何?请皇上圣断。”

    朱植此言说得十分有理下面的大臣们也都点头称是连最麻烦的黄子澄也表示赞同于是在没有太多反对声音的情况下朱允的年号就定为“建文”今年仍为洪武三十一年明年新年开始为建文元年。

    朱植心中偷笑看来自己插了这一杠子让历史依然按照原来的轨迹前进。其实对于朱植来说历史按照原来轨迹前进才是对他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他手里的作弊器才能继续挥效用。不过总得来说朱植回到明朝已经六年了这六年间虽然有些小事件生了改变但历史的列车仍然在原有轨道上隆隆前行。

    接下来大臣们又商量了一下朱元璋葬礼的种种事项对于朝廷来说以上这些事情都是天大的事。看着这些受到儒家礼法严格训练出来地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朱植再也不一言了。

    等到这些朝廷的大礼讨论完毕之后。黄子澄又出班道:“请示陛下。下一步是否应该将太祖高皇帝的遗诏诏告天下?”这个也都是惯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而且这个步骤有一个最重要的关巧遗诏中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地话赶紧布也是让各地藩王老实点安定天下局势。

    这是让朱植最不明白的地方。一个藩王入京给自己老爹奔丧这本事天下最根本的人性道理怎么朱元璋的遗诏里如此违背人伦。他一个藩王入京最多带几千护卫京城驻军三十万还怕这几千人反了不成。而且人家来了完全可以让护卫驻扎在城外只许带些随从进城不就得了。怪不得日后朱棣跳起来造反地时候第一个就指责齐泰矫诏不许藩王入京尽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