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九章 一片汪洋(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十九章 一片汪洋(3) (第3/3页)



    半天杨荣道:“皇上是君百姓是臣民侍君以忠君待民以礼。这是自古以来的纲常大道。回殿下的话百姓缴税是为了维持朝廷就如儿子赡养父亲一样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朱植最反感就是这样不讲实际的纲常大道正要说话。姚善站起来道:“杨长史说得有道理只是卑职有一些不同的看法朝廷既然是君父那是不是应该保护他们的臣子;而百姓既然奉养君父就理应得到朝廷的保护。如果按照殿下曾经讲过的契约关系朝廷和百姓之间就应该是这样的关系。

    卑职这一年多来负责辽东移民和农业现官府待百姓以契约少有不履行契约之百姓虽然卑职还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但很多公事做起来都是水到渠成事半功倍。因此卑职十分赞同殿下的给商人赔偿一说。”旁边郭铭冷哼一声。

    瞿远也站起来道:“卑职同意克一兄的看法商人们为国缴纳税款卑职以为这仿佛是向朝廷购买一种受保护的权力。就如我们为新开垦的土地颁地契这是朝廷与百姓之间的契约而百姓开垦土地交纳赋税朝廷自然要保护他们对土地的所有权这包括了土地不被他人侵占当然也不应该被鞑子侵占所以朝廷应该抵抗外辱;当然反过来如果百姓缴税了尽到了义务朝廷也不该占有百姓的土地。”

    杨荣道:“云飞之言有一定道理但为什么朝廷可以给百姓免税百姓就不能为朝廷尽一些义务呢。也就是说朝廷待百姓以礼反过来百姓不能为朝廷尽忠即使是你这个契约的说法也说不过去吧。”瞿远一下子语塞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象杨荣的反诘也不好回答。

    看着手下就这个问题争论不休朱植心中转忧为喜看来一年来各个官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的实践已经有了成效像姚善和瞿远这样一直在第一线负责具体业务天天跟百姓打交道的官员已经在朦胧之间产生了一些契约概念。而这些概念在实践过程中以及新旧思想的碰撞中不断升华最终有一天会凤凰涅盘。

    朱植道:“让我来回答勉仁吧父皇曾多次训示儿臣朝廷待民如子避免与民争利。所以我想着父皇的教训说的就是这权利与义务朝廷在接受了百姓的纳税之后自然应该保护百姓这是朝廷的义务;百姓应该配合朝廷的政策这是百姓的义务。但朝廷应该避免与民争利这是两者之间平衡点的指导原则。也就是说作为大家的朝廷不应该跟小家的百姓争夺利益。

    至于说到百姓尽忠的问题既然百姓有时候必须配合朝廷政策一旦朝廷政策危害到百姓利益那么官府也有义务去弥补百姓的损失因为之前朝廷与百姓已经就这个问题订了契约作为朝廷必须履行契约即使有所吃亏也不能因此而与民失信。”

    郭铭还有些不服气道:“那殿下也没有回答为什么百姓不能因为对朝廷尽忠就受到损失呢?”

    郭英怒气上来了:“畜生住嘴。”在他心目中即使女婿有什么不对的作为一家人也不能当众拆台。

    朱植道:“泰山大人让他说吧这比憋在肚子里强。百姓是可以对朝廷尽忠但这是在百姓自觉自愿的原则下官府不能有任何强迫诱使的举动。但有一个问题是肯定的既然事先有契约规定官府就该执行这就是权利与义务官府不能失信于民。”

    朱植知道不能通过一次的交谈就让所有人都理解也不会傻到以为仅仅靠自己就能改变几千年的顽固思想他只能慢慢撒下种子。他不着急中国还有五百年的时间等待他生根芽。

    ps:不好意思因为一些事推迟了一点时间。请大家踊跃投出推荐票骑兵想冲推荐榜兄弟帮忙!

    如果您喜欢这本书请来起点中文网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