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辽王攻略(4) (第2/3页)
朱植拱拱手小声道:“客官请。”说着起来就收拾摊子。
朱植一把挡着他道:“只随我来这些东西要来何用?”说着哈哈大笑拉着杨荣的手就走。杨荣有些窘困不明就里地跟着去了。
在王府书房里朱植支开众人只与杨荣单独面谈。杨荣也是聪明人见左右屏退连忙从椅子上滚倒就拜:“荣狂悖刚才在王爷面前失礼了不知王爷是?”
朱植哈哈大笑把他扶了起来道:“我乃辽王朱植。”
杨荣恍然大晤:“原来是朝廷上人称‘义王’的辽王千岁。”
朱植道:“这‘义王’的称号就不要提了。”
杨荣道:“王爷过谦了谁不知道辽王对人义字当头。小民很是敬仰。”
朱植心道也不知道他这话是真是假不过这倒好办且不如开门见山。摆摆手道:“小王性格如此都是大家抬爱而已。不知道杨先生为何失去了功名。”
杨荣一脸苦笑一五一十将自己在杭州府的经历讲了一遍朱植装着不知道地听完全过程。原来小寡妇被抓上山后生下一子这个儿子乃是遗腹子所以小寡妇一直忍辱偷生后来被杨荣带出后这遗腹子不为亡夫的家族承认。万般无奈之下寡妇将儿子叫给杨荣就在自家夫君的坟前自杀以示贞洁。
朱植听了这个故事自然唏嘘不已道:“但这并不是一件不可以解释清楚的事情为何最终闹得如此后果。”
杨荣又是苦笑道:“这个嘛唉……”
朱植道:“先生此处就你我二人但说无妨?”
杨荣道:“不敢主要还是去年告了礼部侍郎邹庸一本。想那邹侍郎一直怀恨在心所以这次也算公报私仇……”
其实这事朱植早就从杨荣档案中知晓了。原来邹庸与杨荣乃同乡杨荣回家守孝时见到邹庸的家人横行乡里心中一时不愤就写了一纸诉状把他告到了福建按察司。可是自己一个小小的举人没有后台如何能告倒堂堂三品侍郎案件在按察司就被压了下来。从此杨荣便和邹庸结下了梁子。这次杨荣的事正好摊在礼部手上邹庸立刻公报私仇褫夺了杨荣的功名也算是报了一箭之仇。
朱植听完事情始末一怒而起一掌拍碎了一只茶碗怒道:“这还有王法吗?父皇年年抓吏治居然还是有这样的酷吏。杨先生等着待明日本王到宫内找父皇给你一个说法!”
杨荣连忙道:“王爷息怒本来被夺去功名之时小民也很义愤但随即一想天下之大哪里不能有安身之处。王爷不必为了小民费心了。”
朱植嘿嘿一笑道:“杨先生不是恭维我一句‘义王’吗?这事本王管定了。你就等着好消息吧?”
按照明朝的规矩被褫夺了功名后一生不能再参加科举不能再当官这一辈子就算是给毁了。所以本来心灰意冷的杨荣连老家都不愿意回省得丢人。只想在京城随便找个什么营生随便混日子了此残生。此时却不知道自己家祖坟上是不是冒了清烟居然出门遇贵人碰到了新鲜**的辽王千岁。如果朱植肯出手相助自己这身功名就有希望回到自己身上。
古代读书人对于功名还是很看重的本来心如止水的杨荣连忙跪到地上道:“小民无才无德却不知如何受得起王爷如此大恩?”其实根据记载杨荣祖上曾是个舟子有一次遇到山洪爆冲毁了许多民家溺水者被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