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裂土封辽(4) (第3/3页)
朱元璋显然对这话很感兴趣道:“哦听听吾儿的高论。”
朱植道:“辽东之地苦寒也然辽东也是地产丰腴富饶的地方。虽然有半年无法耕种然土地广阔肥沃仅仅几个月的时间就能产出很多粮食;据儿臣所知辽东不仅仅土地肥沃而且有各种不同的矿产煤铁金只要利用好辽东我大明可保物产无忧。”
朱植瞥了瞥朱元璋只见老头听得津津有味又道:“辽东历来是蛮族祥之地鲜卑、契丹、金人都是由此地龙兴。他们前赴后继让中原汉人屡受侵扰为何不能想出一个办法让汉人永占此膏腴之地呢?儿臣设想如今辽东土人为女直分建州、海西、东海三部如今女直三部实力尚弱但我朝不得不防。所以要固辽东之地先要解决女直问题。”
朱元璋道:“苦寒之地我十万大军驻扎小小胡人能成什么气候?”看来人都是有历史局限性的即使如朱元璋如此雄才大略也忽视了目前仅仅几十万人的女直部落。他哪里知道未来就是这小小的部族取代了他家大明的江山。不行无论为了几百年后死在嘉定死在扬州的汉人百姓还是为了中国未来的命运自己都应该在摇篮中将东北的民族问题解决掉。
朱植道:“父皇女直人的祖先完颜阿骨达昔日也不过是虎水边上一小部落而已然经过几代遇到有才能的领一朝展壮大也灭辽欺宋雄霸北方百年之久。小小之堤溃于蚁穴我朝应该为后代消除此隐患。”
朱元璋道:“还是我儿想得长远愿闻其详。”
朱植道:“固土者人也移民是第一步大量迁移内地民众到辽东到时候汉人十胡人一自然没有了胡人的展空间。第二建州、海西、东海三部从事渔猎我朝可将其内迁以汉人地置换其土地以汉人生产置换胡人渔猎再以汉人与胡人杂居一年不行就两年十年不行就二十年终有一天胡人就变得如汉人一般。此乃同化鞑子好胡人好只要推行这种办法无论其有多少终归会被汉人同化。”
朱元璋惊讶地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仿佛不认识他了道:“如若胡人野性不改不愿意迁移呢?”
朱植道:“儿臣只知人天生有惰性有饭吃有衣穿就不会造反胡人也是人他们来抢汉人的天下是因为他们渔猎没有文化没有汉人拥有的东西如果让他们通过不用流血不用死人的方法就得到了他们想要的东西儿臣想即使凶蛮如胡人也会被惰性所怠。”
朱元璋沉吟着道:“我儿之策听起来不错然许多妙计在实行起来会有许多困难不知我儿到了辽东将如何推行这同化?”
朱植道:“先兵后礼先以大军压境迫其签城下之盟然后再用中原之贵重商品换取胡人手中马匹皮毛。在价格上一定要有吸引力比如鞑子灾年的时候可以降低一些价格让利与它。等他们对这些商品产生一种依赖然后再恩威并施把他们缓缓迁入让汉人迁往如此一进一出一出一进若干年后辽东可定。”
朱元璋道:“商品依赖那不是要在辽东大行商业吗?”
朱植道:“我朝定下的重农轻商的国策乃万世之策也但在具体情况需要具体分析。儿臣未听说过人有不重利者鞑子化外之人不懂道理只重利益。中原江山吸引他们的不就是花花世界吗?
我以利诱之只需商人若干如果可以达到边疆安宁的目的不比兴刀兵费钱粮来得便宜?至于大兴商业无非担心商业让汉人百姓趋利但辽东与中原隔着重重关山何不将其单列为前线军事特区特区的政务特别处理。”
朱元璋道:“此事有利又弊实行起来需要从长计议。不过我儿心系国家其心可嘉。你呀是朕期望很大的儿子别看你平时喜欢玩玩弓马但脑子还是很灵活的只要肯用心军国大事情照样可以为父分忧。”
朱植道:“儿子只知道为父分忧一刻不敢懈怠。我朱家马上得了天下但不能马上治天下。治理江山那是父亲和大哥的事儿子不是读书的料那些上阵砍杀的事当然应该留给儿子来做。”
一番话说得朱元璋心情好了许多他边拍着朱植的肩膀道:“明年你就要之藩了以后凡是辽东来的奏折朕都让给事中抄送一份与你你加付意见再奏到御前吧。朕不是让你去阵前拼命要的是你给朕守好辽东。”
朱植见哄得老朱开心连忙趁热打铁道:“儿臣想挑选一些忠心有能力的人入幕不知父亲能否应允。”
朱元璋道:“呵呵我儿不读书所以不懂朝廷规矩。从封王到之藩这一年你可以随时挑选在册的文官八品以下武官都指挥以下的官员组建幕府但一切人员需奏经朝廷批准。这是你的权责所在你从今日起就要物色未来辅佐自己的人了。”
朱植直怪自己不去读一下大明朝的规矩嘴里连忙自责了几句。
朱元璋又正色道:“除了辽东之事其他的不该你管的你最好不要插足朕不想你卷入朝堂争斗中切记切记”
朱植连忙跪倒一并应下。显然这一番聊天惹得朱元璋高兴吩咐下来留了朱植一家晚膳。
和朱元璋聊了一会朱植的信心变得更强了。其实朝廷并没有特别可行之边疆策略而自己这一鼓捣说不定可以为汉人彻底解决女直人的威胁再说了辽东的确是物产丰富的地方也是非常适合作为根据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