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节 刘润普的心思 (第3/3页)
的了解熟悉,是旁人无法代替的,这种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能不能被我们所用,怎么使用,这是要在探索之中总结的经验。”
一番长篇大论说下来,刑天收起了笑脸,很严肃的看了刘润普一眼,言到:“你这话倒是说的不错,但是如何控制,如何使用,必须要有严格的规范,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没有得到忠诚验证的状况下,他们这些人只能作为外围组织使用,毕竟我们现在的情报工作是要推进,但更为重要的是保密,严格的保密,不要引起不必要的问题和麻烦,朝廷的那帮同行们,可不都是废物,要是让他们闻出了味道,嘿嘿,”刑天没有在往下说下去。
笑了笑,没有作声,刘润普并不准备反驳些什么,刑天反对的也未尝没有道理,不过,毕竟这件事情是一个大事情,不是他,又或是刑天能够决定的,一切都要等待来自周卫石内卫部门的意见,和来自魁首的批复,没有这些,他也只是敢囚禁着侯震不可能轻举妄动的。
盛夏的晚上,辽东凉风习习,吹在人的身上分外舒适,走在充满各种鸟语花香的花园之中,龙致远惬意的摸着肚子,迈着四方步,缓慢的走着,不时喝一口手中紫砂壶中的凉茶,砸吧砸吧嘴,似乎晚上的晚餐让他回味无穷,整个人一身地主老财的打扮,让不熟悉的人看到,谁也不会相信这位相貌普通的年轻人,就是叱咤风云的关外魁首。
宁静是他眼下心中最舒坦的感觉。作为一个时时刻刻要同人斗争,和人打机锋的上位者来说,在动完了脑筋之后,给自己一些私人的空间,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考虑,让整个人沉静下来,进入一种空灵的状态,师法自然,是一种自我的修复,这种状态是龙致远从徐渭那里学习来的,用了几次后觉得效果不错,开始坚持下来。
转了几个圈后,刚想回去继续思考工作,毕竟手下的盘子越来越大,不管是文书也好,还是实际的事情也罢,都需要仔细思考才行。刚从曾山那里回来,谈好了盘子的他,心中多少是了了一件心事,不管从任何角度看,曾山同自己日后的合作将会愈发的紧密起来,尤其是这立县的文书向上传递之后,嘿,就是曾山想从自己这边摘出来,恐怕也很难。
曾山看不透其中的道道?不,龙致远从来就不觉得曾山是个傻子,与之恰恰相反,曾山太聪明了,正是因为聪明他知道里面的利害关系,知道如果上陈立县的奏章由他牵头之后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但是为什么却无法拒绝呢?
说透了还是利益和欲望。曾山想要进京,想要当大学士,想要当六部之首,甚至还想要当阁老站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上。正是有了这些欲望,他才不得不明知道龙致远送来的饵食里面有可能藏有钩子还要吞咽下去,因为这是皇帝陛下的需要,是他曾山的需要。
呼,长出一口气,龙致远甩了甩双手,接着想到,这次同曾山的合作,其实是间接划分了合作范围,辽东的内部事务,龙致远绝对不插手,换句话说,巡抚衙门的职权他不干涉,但是涉及到沈有容、商业等方面的事宜,曾山也不能干涉。
什么?你说李家?呵呵,李成梁虽然现在同自己是亲戚,关系更加密切,但是那还是两回事,不是一回事,李家是李家,自己是自己,双方有利益的共同点,也有利益的分歧点,远远没有达到利益融合的地步,所以龙致远同曾山的交锋之中,选择性的忽略了李家的存在。
同样曾山也不会提李家,他知道李家和龙致远的关系,知道在辽东其实李家的势力是自己更需要斗争同合作的,但是那也是自己同李家的关系,他不希望龙致远参与进来,因为同李家的合作和利益,是他辽东巡抚和辽东总兵之间双方的利益,而不是辽东巡抚、辽东总兵、再加上龙致远三方的利益,这种概念和定义完全不同。
周卫石送来的急报,龙致远看过了,刘润普想要收一位过去罗教的干将进情报局,然后派去山东进行情报收集工作。原本是一件小事,情报局内部协调,再由周卫石政审之后,就可以决断,为什么闹到自己这里呢?
龙致远作为一名首领,看问题的角度自然同下面的这些人不同。他注重的并不是什么收一个侯震的小事,而是看出了其中的问题,最大的还是那个观点,外来势力同本土势力之间的融合问题,在这一点上面,龙致远是偏向外来势力的,青年城要发展,就必须要有广阔的胸襟去接受新的血液和力量加入进来,将他们有机的融合到一起,成为事业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为了怕什么危险,就拒绝他们的加入,这完全是因噎废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