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节 悲催二兄弟 (第3/3页)
到了一起,二人此刻再也没有了过往的仇怨,身上的血脉情分,经过这此灾难的打击,放大到了极致,两个人抱头痛哭,也不知道是在痛苦自己的命运如此悲催,落到了眼下这种族灭家亡的境地,还是因为过去的所作所为而流下的悔恨泪水。
不管如何,两兄弟现在自少是和好如初,偌大的一个族群转眼间就灰飞烟灭,从人上人锦衣玉食的生活,变成了餐风露宿的流浪者,这种转变让他们都无法接受,整天绞尽脑汁想着怎么去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能够找到一处栖身之所。
好在德力格尔还有母亲的部族,逼于无奈,走投无路之下,他带着自己流浪的弟弟回到了母族之中。当然,不管如何,德力格尔的外公还健在,怎么样也有着几分香火情分,也就收留了这个孩子,从此德力格尔同巴雅尔二人过起了寄人篱下的生活,他们的近卫随着二人的落魄也逐渐离开,最后跟着他们的也只有梅林和另外两名金帐士卒。
随后时间的推移,坏消息不断传来。科尔沁的草场被拿出来拍卖,整个部族虽然存在,但是现在被卜他失礼托管,族中拥立了一位年龄只有三岁的科尔沁望族远亲作为汗王,当然这个所谓的娃娃汗王在明眼人眼里面都知道,不过是一个傀儡,实质上就是卜他失礼在管理着科尔沁部落,至于德力格尔、巴雅尔二人则是成为了科尔沁的罪人,破坏商路秩序的头号通缉犯,一个人的人头被悬赏两千两银钱。
听到这个消息,两个人仅存的那最后一点希望之后也消散而去,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蒙古三娘子在这件事情上已经同青年军合流,二人加上科尔沁周边的大大小小部落,一起瓜分了曾经四大部落之一的科尔沁。
这些肥肉落入了狼的嘴里里面,你还能寄希望他们能发散心吐出来,还给自己兄弟不成?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不仅仅如此,他们二人还要开始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两千两银钱也许并不算太多,但是也足够诱惑一些人铤而走险割了自己的脑袋去请赏去了。
不仅仅是如此,德力格尔母族这边对待他们的态度也愈发的差了起来。自然草原上原本就亲情淡薄,信奉的是利益至上的天条,讲究的是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眼下德力格尔、巴雅尔二人沦落成了丧家犬,不管他们是因为什么造成的,现在落魄了就是事实,自然德力格尔的母族看清楚了局势之后,肯定要冷眼相待的。
更何况,说起来两人现在是三娘子的通缉犯,加起来四千两的银钱虽然不放在人的眼里面,但是三娘子这么强势的草原一姐发出的通缉令,却不能不让人心中带着点点的害怕之意。这次科尔沁草场的拍卖,三娘子的手段极为高明,不但从中分润了相当的利益,而且还拉拢起了一批草原贵族加入到了自己的阵营之中,卜他失礼更是因为担任了这个托管的职权之后,成为当红炸子鸡,顺义王位更替的大热门,母子二人一时之间声势高涨,势头极为强劲。
在这种时刻,留着两人就是祸事,虽然德力格尔的外公对自己的死去的女儿感情依旧在,但也仅仅是感情,作为一名部落的统治者和管理者,必须从冷冰冰的现实利益出发,这才是最理智的考量,感情的基础建立在利益的链条之上,没有了利益链条的支持,任何感情都是扯淡,都是没有地基的空中楼阁,一碰即垮。
这不,德力格尔的外公很快就将两位科尔沁的过气王子喊了过来,明里暗里的说了一通话,意思其实就是一个,你们必须尽快离开这里,要不然迫于三娘子的压力,我只能老老实实的将你们交出去了,总不能因为你们的牵连,就让我们的族群受到灭顶之灾的打击吧。
这话说出来,你叫德力格尔同巴雅尔还能说什么?只能点着头应承下来,准备再次踏上流浪的远途。不过,说起来德力格尔的外公还是顾念几分亲情似的,不但送了他们一万两银钱,作为日后的开销,并且同他们说,现在草原之上已经没有了他们两兄弟的容身之所,要想安全,只有转进,去大明活着,那里至少三娘子无法通缉到他们。
再有,科尔沁的汗王,那是有大明敕封的金印,乃是皇家册典上有数的番王,如此部族居然被青年城所灭,想来三娘子势力庞大同青年城合流,但是大明总不可能被青年城一手遮天吧,所以德力格尔的外公给他们出了个主意,去大明京师告御状。
控告龙致远掠夺自己的部族,制造冤枉,为了一个商号的事务,居然调动大明军队,无端杀死朝廷敕封的番王,大逆不道想要造反。大明最忌讳的就是造反二字,对于这种事情向来是小事往大事整,大事往灭族整,有了他们弟兄二人的出首指正,肯定会让青年城吃不了兜着走,就算不死也要落下一层皮,如果引起了大明上层的高度重视,那么估摸着发兵征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到了这个时候,说不定他们能够借着大明的力量重新回到科尔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