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节 争论 (第2/3页)
迫眼前的这伙顽敌安静下来,以避免双方真的发生鱼死网破的场面,以方便后面同自己的哪个见面不多的大侄子之间的谈判。
幸好,对方的这支小小部队的指挥官是一位很有理智的人,同样也是一位非常有政治手段的人,很快就从自己的动作之中看出了些什么,保持了克制和冷静,只是缩了回来原地防御,而不是那种拼死一搏的决死战斗,这让三娘子更是高看了对手一眼,青年军的军官能有如此能人,战胜科尔沁也就不那么出奇了。
此时的龙致远很生气,真的很生气,面无表情,站在原地,眯着眼睛看着远方。而在周边,一众将领们自然察言观色,被魁首所流露出来的这股威势所震慑,毕恭毕敬的站在一旁,大气都不敢喘,也不知道从何时开始,龙致远在青年军之中已经有了如此强势的威望。
当然此刻的龙致远却是并没有想到什么个人威势之类的东西,他之所以生气,并不是因为张堂辉同对手擅自开战,毕竟张堂辉的行为是有军法约束的,捅出了篓子,该怎么处理,就怎么处理,在他看来,不听从命令是应该惩罚,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作为一名军人拥有血性,拥有时时刻刻愿意作战的本能,这种行为从根本上来说是应该得到鼓励的,军人么,就是应该为战争而生。
但是,这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既然打了,你就必须打赢,而不是处于眼下这种尴尬的局势,从前方传回来的消息看,朵颜巴尔部被敌人团团围住,双方处于一种静默战争状态。这算什么?这叫做丢脸~!军人可以丢命,可以流淌鲜血,但是不能丢掉脸面,如果一个军人没有了荣誉,没有了脸面还算的上军人么?
可理智告诉他,朵颜巴尔的举动是恰当的。这个蒙古汉子的心性,龙致远非常了解,绝对不是一个畏缩胆怯之徒,与之恰恰相反,朵颜巴尔绝对是一名称得上有大局观,而又果敢的指挥者,正是因为如此,他的防御是有其道理存在的。
那么龙致远为什么还要生气呢?他是在震怒自己不够主动,果敢,没有早一点去见三娘子。要是早一步去见三娘子的话,那么自己不但可以借着打败科尔沁的势头,力压对手一筹,还能够在今后双方盟友关系之中占据更加主动的地位,可眼下,这种态势,连消带打之下,自己的优势白白的浪费过失掉了。
心中苦笑一声,自己还是嫩了点儿,保持警戒之心,有些保守了,想到这里,他转身看了看四周的将领们一副噤若寒暄的摸样,不由得暗暗皱眉,也许对于别的领袖这种威势是一种享受,但是对于龙致远来说,弊大于利。
自己前面的疏漏未必就没有人看出来,只是碍于自己的气势权威,没有人敢于提出来罢了,也许自己表示的有些太过强势了?让人不敢说话,或是提出建议?要注意这一点了,龙致远暗暗提醒自己,集体的智慧比个人的智慧一定要高出一筹,不能用自己的大脑去替代集体的思考,这是极度危险的。
心思回转,龙致远踱了两步,眼前这个僵局总要有人打破的,三娘子作为一名长辈,自己母亲的金兰姐妹,总不可能低头下来向自己放软身段,恐怕最终还是要自己服软才是正理。深眺远方,拿定了主意之后,龙致远并没有急着做出决定,刚才既然决定要多多集思广益,自然自己的决定也要拿出来晒一晒,于是笑了笑,轻松了一下气氛说道:“大家不要一副如丧考妣的摸样么,咱们毕竟是击溃了敌人的斥候么,虽然眼下落于下风,我看到未必不是什么好事,这在提醒咱们,这个世界上强大的军队比比皆是,别让有的人觉得,打了几场胜仗姓什么都不知道了,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状况,骄兵必败就是这个道理。”
说到这里,龙致远眼神在一众将军之中扫了一遍,见手下的这些悍将们面上流露出一丝思考的神色,心中也算是满意这种态度,要知道一支强军,关键在于军官的思想,他们才是军队的骨干和中间,而军官思想的正确就在于他们会思考,会反思,有错误和失败并不可怕,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你能不能从教训之中学到些什么东西。
接着,这位年轻的魁首,又往下说道:“眼下这个局面,主要责任在我,和下面的将士无关,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是我想岔了。好在三娘子那边占了主动之势,却并没有太过,乘胜追击,来,大家商议商议,下面应该如何去做。”
刘震的心思最明确,这位火爆脾气的青年军军界强硬派,立刻冒了出来,说道:“魁首,这还有什么说的,直接本阵过去,同对手过过腕儿,看看谁厉害,谁才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