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一节 莫名其妙的冲突 (第2/3页)
古人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力资源,能够威胁到大明王朝北部边境的安全,甚至是整个皇朝统治的安危,换句话说,这是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必然结果。
所以大明一直是化大力气拉拢三娘子、俺答汗这一线的蒙古贵族们。如果一旦自己同三娘子、扯力克他们开展,大明的立场走向必然很清楚。抛开皇帝陛下发现自己威胁皇权的势力曝光,对青年城产生极度的猜疑心思不提;
就单单只是说,面对整个大明北方安危的国家利益层面,自己这个小小的青年军的头领和所谓的海贸利益带动者,在整个大明统治的天平之上,作为一只微不足道的筹码,必然会被当成大明牺牲品抛出去,成为替罪羔羊和向三娘子、扯力克赔罪,拉拢对方的存在。
所以同三娘子、或是扯力克开战,经济上必然给自己带来极大的损伤,传统商业收入和来源遭到沉痛的打击之外,在政治上,自己还要承受相当大的压力,必然是一步非常臭的棋,正是基于如此,龙致远也同三娘子一样,发布了一条少有的命令,即是对方的军人如果不挑衅,不主动发生攻击,青年军的斥候绝对不能先开第一枪,动第一刀。
这个命令传达下去之后,斥候营上上下下自自然然是非常不满,但不满归不满,对于青年军这个集体来说,你对上司的命令有不满,可以直接战后向士兵委员会进行投诉,哪怕这个命令是魁首所颁布的也是一样,但是在现在,在战场之上,对不起,你必须将你所有的怨气,所有的不满全部吞下去,服从命令,这是你唯一能够做到的事情。
斥候营的一连的代连长,不是别人,正是前面,哪位快步偷跑,第一个雇佣女真雇佣兵对苦役工人进行监管的青年军小队长。说心里话,这位心思活络的军官,的的确确是一把斥候侦察的好手,虽然之前因为偷跑的事情,被做了军队内部的纪律处分,但是,在之后的内部斥候营军官选拔上面,脱颖而出,完胜了大多数人,成为考试的第一名。
基于他是被魁点名批评的军官,自然对即将到来的军官选位上处于极为不利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他的老领导,比如说刘震等人,出来说话,功是功,过是过,青年军唯才是举,不能因为一点点过错就让对方永远沉沦下去,既然人有本事在公平、公开的竞争之中,夺得了考核前列,又有王二嘎的事例魁首的指示作为铺垫,那么就应该让他担任斥候营之中的主管,这没有什么可多说的。
要知道,在青年军两种晋升手段,一种是士兵转军官,一种是军官升职,王二嘎同学由大头兵一步登天成为排长,这是由于他的幸运好彩,军功太大而成就的特殊结果,要不然,在排长这一低级军官的位置之前,还有列兵、二等兵、一等兵、预备军官四级晋升制度。
与之相反,张堂辉则是军官升任军官,是一级主官,如何在新的岗位上发挥更大的作用,担当更重的职责的问题,这种升级的考核内容和参考的各方面的指数,同王二嘎的升迁完全是两种不同的模式,前者更强调的是个人能力,而后者则是主政经历。所以正是因为如此,在张堂辉主政经历的缺点和优点方面对他现在担任新职务的决定,青年军的军法处,则有不同的意见。
这里要说一下青年军军官的选拔体系构成,在青年军之中,对于军官晋升有三方面的考核,军事素质,政治审查,还有就是军法审核。军事素质,自然是有军事主观和相应的考核军事能力测试,以及过往的战功战绩作为评估的依据,这没有什么太多好说的,占了军官升级的最重要的主因,毕竟打仗才是军人的本业;
但是作为一名合格的军人,不能仅仅只是强调军官个人的能力,还必须要查清楚他的背景身份,是否会存在敌对阵营潜伏进来的危险性,如果没有做到详细的调查和取证,证明他的背景清白,让敌人的间谍担当了内部的高级官员,那么带来的损失是可想而知的,也正是因为如此,龙致远才制定出了政治审查这一道坎,让军情局和政治部相互配合,进行把关;
当然就这两点还不够,人不可能没有犯错,任何人都有可能有错误,而错误对于青年军选拔军官来说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考量因素和依据。要知道,任何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这是共性,但是各种缺点却是千奇百怪的,更多的是性格上的,生活环境给自己带来的;因此从一个人的错误上,是可以分析的出这个人的性格,进而延伸到,这个人到底适合不适合成为某位军事主官的存在。要知道,一个人的优点是会被敌人躲避,而缺点才是敌人最最重视的所在,也同样是敌人能够抓住,给予你致命一击的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