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百九十五节 万顺(3) (第1/3页)
刀光剑影,鲜血横飞,在双方豁出去性命的当下,没有什么花架子和招式,比的就是谁更能挨刀,谁的第一反应能够让对方的刀砍下来不伤到自己的要害,更重要比的就是运气。所以不管是万顺也好,还是心急如焚想要立功赎罪的乌丹王亲卫也罢,在电光火石之间,立决胜负。万顺一人对五,毫不逊色,在以上换伤的状况下,直接杀死三人,重伤两人,只是自己也受了相当严重的伤,肚子被捅了一刀,背上划了数剑,血流如注,显得狼狈不堪。
在场的科尔沁贵族们,虽然平日里死人,杀人都见得多了,但是如此惨烈的场景还真是第一次面对,对于万顺如此悍勇,不畏生死,状若疯虎的摸样,心中早就已经胆寒心惊,有胆小的双腿发软已经没有力气站住身形,瘫软倒地,害怕的瑟瑟发抖。
深呼吸了一下,万顺忍着身上的伤痛,挺直了身子,仰着胸膛,用蔑视的眼神看着眼前这一群如同待宰羔羊一样的科尔沁贵族军官,咬了咬牙,单手将身上的衣襟撕破,然后用腰带将划开的肚子扎好,惨笑一声,也不多说,持刀虎虎生风的向着其他科尔沁贵族们走了过去,反正他此刻的心里面说透了,就是存着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一个的想法。
在人群之中,震慑于万顺的杀气和威势,都不由自主的往后缓缓退去,万顺见到这种情况,心中却是安慰不少,要知道,他之所以不顾身上的伤势,咄咄逼人,就是为了拖延时间,让敌人王旗被斩落下来的恶果效应,传播出去,造成更大的影响。
要不然自己势单力薄,一旦无法早就一种一往无前的气势,让所有的人都将目光从王旗转移到自己身上的话,敌人缓过劲来,让大批的士兵一拥而上,哪个时候,哪怕自己三头六臂,恐怕也难以为守住旗帜,不让敌人再次挂上王旗。
所以他见到科尔沁的贵族们心惊肉跳,心里面也是一松,高喝一声,直接往前冲去,上去呼呼两下,就将瘫软在地上的两名科尔沁贵族一刀一个结果了性命,搅得现场一阵大乱,贵族们四分五裂,做鱼鸟兽逃亡,而在这个时候,危急关头,却没有一个科尔沁人做出正确的选择,呼喊在外围的士兵进来勤王救驾,只知道憨头乱窜,人有时候就是如此,在惊慌失措之中进入一种盲区,根本做不出最正确的选择和判断。
有的看官可能要问,为什么这个时候外面的士兵不进来主动救驾护卫呢?科尔沁人作战指挥,只用布幔将周围围住,成一个凹字形状,人在其中,外面的士卒看不到其内的详情,刚才的一切又发生的太快,再战场之上要是王被人擒拿顿时就要动摇军心,所以没有人将这件事情外传,招呼外围的武士进内救驾。
更何况乌丹王是一个极好面子的主儿。他没有下命令让外面的士卒救驾,万一要是有人擅作主张,引来了帐外的士卒,那么到时候哪怕你就是救下了乌丹王,恐怕无功反而有过,最后乌丹王脱困之后必然落得满身的罪责,必定没有一个好下场,因此在多重因素促使之下,帷幔之中发生的一切,外围的士卒根本无人知晓。
而外围的士卒哪怕早就已经看到了中军帐中王旗掉落,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敢去一探虚实。这也是有原因的,说透了,就是古代冷兵器时代的特殊性质,在大战之中,由于那个时候通讯手段的低劣,因此强调的是各安其位,令行禁止。要是你敢擅离职守,进入不属于你职权能够进入的地方,立刻就是身首异处的死罪,没有任何人情可言。
而在这个时候,最微妙的是,原本帐外作为亲兵护卫的金帐武士,尽数被德力格尔带走,只留了数名亲卫护卫乌丹王的安全,正所谓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哪怕是外面的士卒军官知道帷幔之中很有可能有些麻烦,也没有人敢冒着杀头的危险进去一探。
在各种各样莫名其妙的原因支持下,这种混乱持续了足足小半个钟头左右。正当万顺呼了口气,以为能将局面保持下去,能够让青年军观察到,并且做出最终反映决策,给予科尔沁致命一击,抓住必杀机会的时候,他的耳边突然听到有个女人的声音高声吼道:“科尔沁的男人们,难道都是软骨头不成,对面不过只是一个男人,难道他长了三头六臂?你们累受王恩,不为大王报仇,反而如此惧怕敌人,当得起成吉思汗的子孙,科尔沁的后代么?有胆的跟我上~!”
话音刚落,从人群之中窜出来一个女子,披头散发,手持一把绣花弯刀冲向万顺,口中咿呀乱叫,虽然从她前冲的姿势上看得出,这个女人根本就不会武艺,但是这种勇于面对敌人的气势,到真的叫现场原本乱作一团的科尔沁贵族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