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八十六节 炮击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八十六节 炮击 (第2/3页)

训练的战术要领,蒙古人早就已经摸索出了一套完整的方案。

    所以,军马在选拔出来之后,将精挑细选一些好苗子,进行相应的训练,比如说用火药放出巨大的好声音让马匹听闻之后并不慌乱;再比如说,让马进行盲跑,也就是用布条将马的眼睛蒙上,然后只是用缰绳的左右,双脚踢动的力度,让马形成条件反射的本能,对敌人进行冲锋陷阵,又会因为畏惧前方可能出现的障碍,而停步不前。

    只是呢,你要知道,这种训练,对于人力物力都是一种加大损耗,科尔沁在草原之上虽然算不上什么穷部落,但是也并不算是富得流油,因此维持这种冲阵军马的规模,就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整个部落才只有三千多匹冲阵调教的军马。

    而这次,为了一举袭破青年军的阵型,让后续部队跟上,用人数抵消对方的技战术优势,直接一鼓作气打垮敌人,所以这三千多匹冲阵军马,悉数上阵,是排在第一冲击序列的,由贡嘎率领,往敌军阵营冲刺而行。

    原本贡嘎以为,有了这三千多匹的冲阵军马,想来敌人绝对会在强大无比的冲天杀气面前,吓得瑟瑟发抖,最终在铁蹄的冲击之下,被摧枯拉朽般走向毁灭,甚至他还在幻想,说不定不等自己冲到敌人的面前,敌人就已经腿软脚软的望风而逃了。

    却没有想到,这还没有进入到哪些明军的惯有的火炮射程之内,就听到了大炮的巨响,这种声响怎么能让曾经多次同明军搏斗过的贡嘎心惊肉跳。为什么?很简单,射程太远,这才多少米?如此远的距离对方就开炮?如果说是其他的军队,甚至是大明王朝的武装,贡嘎都会认为这是对方因为怯懦所以胡乱放炮壮胆。

    可早先就已经率领斥候同对手有过多次过招经历的贡嘎,知道对面的军队可不是一般的武装,极为犀利勇武,而且训练有素,绝对不可能犯下如此低级的错误,换句话说,对方是故意在这么远的距离放炮的,也就是对方有能力将炮打倒如此远的地方;

    这让贡嘎怎么能不紧张的放慢马步,而且听这地动山摇的动静,可是要比当年的明军强上很多,恐怕这炮可不是什么小炮,难道说这帮子青年军居然把攻城用的大炮,或是守城用的大炮给拖出来了不成?

    当然贡嘎知道,这都冲到什么位置了,距离敌人本阵只有三千多米,这点子长度如果是人跑,恐怕没有个十多分钟是不可能冲过去的,但是如果是马,最多只要六七分钟,也就是袋烟的功夫也就能接敌了,以贡嘎的经验判断,如果是戚家军那种坚固的车阵,也许自己冲到敌人面前恐怕也是老鼠拖龟,无从下手;

    但是对面的敌人,并没有摆出什么防御性的阵型,没有任何的拒鹿、厢车之类的防御器械,如此托大的贼人,只要冲到了面前,短兵相接,绝对是有机会的,哪个时候就算对方的炮打的远,威力巨大那又如何?难道还能将自己人同敌人一切收拾了不成?要真是那样,反而对科尔沁有利,谁让咱们人多呢?

    更何况现在巴雅尔就在后面督阵,如果自己这个时候退缩,那么会有什么样的下场,用屁股想都知道,因此在略微放慢了马速之后,贡嘎在瞬间就想清楚了自己的应该如何去做,脚下紧夹马背,手中钢刀挥舞,往空中挥舞了两下,用刀舞动的姿势,将自己的命令,告诉后面跟着冲阵的士卒们,不死不休。

    要说蒙古人就是蒙古人,人是生活在马背上的民族真的没有说错。在贡嘎听到炮声放缓马步的瞬间,跟在后面的一种科尔沁精骑们,也很主动自觉地,将自己的骑速慢了下来,但是当贡嘎挥舞手中弯刀,发出惊人的呼叫之声,一众士卒,又很快同样发出吆喝之声,提快了速度向前冲去。

    在空中飞行的炮弹,却不会因为科尔沁人的勇武,贡嘎的无畏和决死的心,而稍显仁慈。由于距离超级远,所以火炮能够打出来的都是实心的炮弹,没有开花弹,但即使是这样,在近百挺大炮的齐鸣之下,呼啸而至的大炮,让科尔沁人常到了近代战争的苦头。

    近百个弹丸在空中旋转着,飞舞着,在密集的科尔沁骑兵冲锋队伍之中,横冲直撞,带起了一片片惊涛骇浪,人的残肢,马的悲鸣,甚至还有哪运气不好,直接被弹丸击打在身体上,四分五裂的散落在了草原翠绿的地面之上;但就是这样,往往一发炮弹杀伤、杀死一个人的同时,只要刮擦到了其他骑士,那就只有伤残死亡的一种结局。

    一切都发生的太过突然,在电光闪烁毫厘之间就已经让科尔沁人受到了一次弹雨的洗礼,在他们还没有做出第二反应,应该如何面对的时候,对方哪让人恐惧的炮声再次响了起来,这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