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三节 列阵 (第2/3页)
慨,这位降人,早就已经提醒过自己对方的军势强大,可惜不被自己重视,看来,是自己错了,也许他的忠诚没有任何需要再考验的地方。
当然作为王者,作为上位者,乌丹王即使有错,在他看来也不可能向一名投降者致歉,伸手直接将万顺招呼了过来,面上略显凝重之意,指了指对面青年军的阵势,说道:“万顺,你看看对方这个阵型有些古怪,又不是明军惯用的车阵,也不是什么鸳鸯阵之类的东东,是不是有什么名堂在里面?”
贪婪的望了一眼对面气势强大的青年军,万顺心中从未有过如此的自豪和高兴。是啊,这就是自己所期盼的军队,是强者的武装,是让敌人胆寒的所在,乌丹王越害怕,他万顺心中越是欢喜。只是么,自己的人物还没有完成,使命没有结束,一切还要小心谨慎,就如同乌丹王直到刚才,对自己都是多有提防的,所以必须再加几分小心翼翼,等待更加合适的关键时机的到来,这样才能将自己一个人在这场数万人对决之中所做出来的个体事件,在整个胜局机会来临之时,造成最为关键的影响,将成果放到最大。
所以,小心收拾着自己的心思,万顺恭敬的笑着宽慰着乌丹王说道:“大王,对方的这个阵型,说透了就是针对咱们骑兵的,阵型外面是步兵,里面是远程武器,能够有力的支持步兵阵型的推进和挤压,仅此而已,没什么出奇的,只要咱们能够一鼓作气,冲散其中一处,那么所有的敌人在士气动摇之下,必然被我们的人数优势所淹没。”
点了点头,乌丹王对万顺的建议表示满意,在他看来,这个降人说的很有道理,的确,今天决战的关键不是别的,就是人数。只有将科尔沁的人数优势发挥到最大,这就能够将敌人一口吞下,毫不犹豫的吃干吃净。
不过即使他心里面明白,回头看了看自己身后哪乱轰轰的,依然兵找不到将,将领不到兵的自己人,面上一阵羞愧,由此心中更加看重了万顺几分,想着是不是要好好笼络笼络这位降人,等到这场战事了结之后,好让他为自己训练一支能够有如此气势的军队来。
想到这里,乌丹王侧目对万顺言道:“如此强军,你知道训练之法?要是知道,等战争结束,为我练上一练,如能由此效果,必不会亏待与你的。”
乌丹王心中如何想,万顺怎么会不知道,在心中冷笑一声,还战争结束,恐怕是不可能了,你能有命过了今天再说吧;当然面上他自是不动声色,故意做出一副感恩戴德的摸样言道:“小人多少知道一些,只要大王您欢喜,我定然全力报效,不敢有丝毫怠慢。”
正当乌丹王在观察青年军的时候,自然龙致远也在用望远镜仔细观察对手的存在。敌人的军队果然数量庞大,这人一过万,无边无际,整个草原之上铺天盖地,遍布得到处都是,只是在对方显得很没有军人的纪律和相应的组织能力,如果一支军队丧失了这些最基本的东西,龙致远不知道,它还怎么能够称之为军队。
像这种军队,别说眼下只是区区数倍于己,就算再翻上一翻,也不过时土鸡瓦狗一样罢了。心中充满了对于敌人的蔑视,但是龙致远面上却不会显露出来,毕竟作为统帅考虑的更多是全局,如果他露出了放松的神情,想来下面的军官会如何思考呢?这是战争,任何时候都不能掉以轻心的地方,既然敌人虚弱,自己更是应该拿出苍鹰博兔的精神,一招制敌,将敌人扼杀在没有希望的未来,而不是给敌人可趁之机。
不过,当望远镜的视野转到科尔沁的中军阵型的时候,龙致远停了下来。嗯,这个区域是整个科尔沁军队之中的亮点。整个中军有数千之众,虽然谈不到什么战术严密,强军强势,但至少从某种意义上看,还是能够看出这是一支有过训练的军队。
嗯,龙致远心中有数,也许这就是云童碰到的那支斥候部队的精华所在。难怪当初小战的时候,能给治安军为主的建州警戒区的士兵如此大的压力,看来果然是敌人的精锐,对于这一点一定要重视起来,抓住机会如果将对手这支军队吃掉,或是重创,想来之后科尔沁人应该能够认清形势,放下身段,俯首称臣才是正理。
等到看完了对方的敌军阵势之后,龙致远挥了挥手,命令使者上前喊话,这是大明时代的战争套路,在叶赫城前也是这样,现在也是如此。也许有的看官会认为过于迂腐,但从实际出发,这是非常有必要的,显示的是自己占据了正义的一方,以有道伐无道,这在任何战争之中都是非常关键的,你可以看到倭寇那么无耻,还往往用正义的目的去包装自己丑恶的侵略面目,就是这个道理。
手持青年军的战旗,吕烁这位曾经的枫叶堡戚家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