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节 李洛的心思(3) (第3/3页)
样,要维护自己的统治,就必须要让所有的子民穿饱吃暖,要不然子民没有饭吃可是不会跟着他卖命的。这就是为什么关外过往边患不断的真正原因。其实边患,说透了就是因为蒙古蛮人需要通过战争来获取生存的资源和空间,又或是为了在战争之中造成大量的死亡,来为关外不毛之地减轻生存的压力和负担。有人说戚继光曾经维持了整个蓟镇的稳定,对于关外的平静,蛮人的威胁震慑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点我绝对不否认,戚继光的功绩绝对是无与伦比的,他的出现绝对是大明军队的福音,他带给大明军队的不仅仅是一些胜利,更多的是一种规则,一种军营秩序的建立,这才是真正的功德无量。可除了戚继光军事上对于异族的不断打击之外,另外有一点则是同样重要,绝对不能忽略,就是昌盛号的补益。可以说没有昌盛号常年往关外自由贸易的补充,出售了大量的物资给蒙古人,就绝对没有边境这么多年来的平静和安宁,要知道,你只是仅仅依靠朝廷的互市是绝对无法满足整个蒙古族群的需求的,那么在人要生存的危机之下,哪怕你戚继光就是三头六臂蒙古人也不会畏惧与你,必然同你杀个你死我活的,分个输赢高下,人为了活命还有什么是不能够做出来的呢?更何况这关系的不仅仅是异族人自己的生命,更多的是家中嗷嗷待哺的孩子,忍饥挨饿的女人,还有默默死去的老人,有了这些人的存在,你叫那些蒙古人怎么能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用自己的血肉去换去一些生存的希望呢?”
从没有想过商贸还能带动国事的李洛,眼前突然一亮,仿佛龙天羽的话语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这个聪慧的女人看到了不同的世界,随即她若有所悟,开声说道:“那么你所说的这种行为,戚少保是不是也知道详情?你们之间早就认识么?”
摇了摇头,龙天羽并不想将自己路过蓬莱见过戚继光的事情说出来,虽然对李洛保持信任,但是有些私密的事情没有必要说的太清楚,因为那样不是信任,而是让对方产生困扰,会让对方产生不必要的担心。所以他说道:“据我所知,戚帅同我母亲是完全不认识的,也没有什么交情,只是么他是一个明白世事的人,从个某种程度上面看,戚帅对于昌盛号对关外贸易的行为是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既不支持也不反对,既不打击也不阻拦,因为他也清楚昌盛号贸易背后所能带来的是些什么。当然这个世界上聪明人从来不少,戚继光也是聪明人中的一种,以他对关外蒙古人的掌控力来看,为什么朝廷这么多年对于昌盛号对外贸易不知情由,想来,为了边疆的安宁他也做了很多暗中的工作,至少是从某种意义上面来说,他屏蔽住了一些信息,不外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