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节 徐渭(1) (第2/3页)
老师的李洛存在,远没有轮到她来插嘴,摆人情。李洛自然清楚龙天羽和徐渭之间的这番表演不过是浮于表面上的必要手段,是聪明人与聪明人打交道,彼此间的机锋转换,更是一种相互试探,揣测,琢磨对方的方式。让两个人都放下架子好好坐下聊一聊,她相信龙天羽和徐渭都是聪明人,大家都清楚自己这边的界限是什么,筹码又有哪些,聪明人和聪明人说话,很快就能让大家有一定的共识,至于能不能共事,那就要看两边所追求的东西是不是能够有相互一致的地方了。徐渭这个人说心里话,李洛是相当推崇的,当年锒铛入狱,可是李洛要他爹爹暗中出面才保住这位能人,当然有才能并不等于他有道德,从某种意义上说,才能被人无视和多年的不得志带来的内心的郁闷纠结和痛苦,养成了徐渭疯癫的个性与特立独行的孤傲,换句话说就是事业不成功让他自卑的心理,愈发的显得自大起来。
当然,排除这种很有些古怪的个人性格,李洛还是很推崇这位徐大才子的本事能力。他之所以不得志,正是因为不同于这个时代的才子和文化世俗的标准,从头到尾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务实之人,正因为他的异于常人的务实,才有了他在塞外流浪多年亲身观察蒙古蛮子生活的事迹,才有了他给李如松当师傅的过往,也正是由于这份务实,这份崇尚实物的心劲让这个才子悲情的被整个时代的官僚体系,务虚的知识分子所抛弃,他是一个彻底被时代所唾弃的异己分子。当然不管这个徐渭有什么通天彻地之能,没有再次在辽东,在柳家堡与之重逢的机遇,也许在若干年后,李洛想起这个师傅,估计也就是唏嘘几声,叹息片刻,仅此而已,毕竟对于李洛来说,徐渭只是一个师傅,是一个另类的、有才能的、有些怪异的师傅罢了。但是在柳家堡见到徐渭之后,李洛的心里面顿时有了计较,他为什么在这里,怎来到这里的?这一切都是未知的因素,但是有一点李洛是清楚的,龙天羽既然大老远来到这里,自自然然是对这个人有需求,有需要,希望他能够对自己的事业有所帮助,要不然的话,为什么大老远的将人弄来,这不是有病么。而当李洛知道了徐渭是如何到柳家堡的过程之后,她立刻明白,自己必须做些什么,要不然以徐渭这个人执拗的性格和偏激的人生观,恐怕最后同自己哪位未来的相公结下的不是什么恩义,而是仇怨,在这个柳家堡里面,也只有,只可能自己来做这些事情,能够起到从中调节的作用,避免事情进一步恶化的可能出现。
有了这个想法之后,李洛紧接着又往下顺着思考,觉得自己想的似乎有些简单,其中的分寸挺难办的。到了徐渭这个把年纪饱经风霜,孑然一生,对于利益的解读就比较另类,用名利或是金钱来诱惑是很难引起什么共鸣的,除非有一些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