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节 对于皇室、勋贵的畅想 (第3/3页)
点半点了,那时节龙天羽还哪里有精力去开拓什么海贸,没有了利益的驱动,自己的后院一团糟,最后万历帝、太后、郑贵妃还会对你信任有加?嘿嘿,那个时节龙天羽必然成为一只肥羊任人宰割,所以不得不说海贸商人、文官集团这一招釜底抽薪的计谋是相当高明的,也是极端险恶的。
因此从这件事情发生之后,进行反思,龙天羽发现出现这种危局的因素,是自己并没有将这个大饼做大的缘故。虽然自己的背后站着皇族、勋贵,但实际上却只是自己一个人在操作,在和文官集团周旋,这种运营模式,没有外来资金势力投入,银钱资本放面的压力还是小事,龙天羽这边可以一力承担,更为关键的是没有人共担政治风险,那样的话,自己这一方将承担太多可能风险,走上台面,成为人人喊打的对象,如此并不利于己方势力的发展。所以必须通过利益的输出,换取坚定盟友的出现,以及全面的利益链条的形成,作为日后青年军经受正是风浪的防波提。这是龙天羽必须要正视的问题,也是必须做到的事情,要不然青年军的路只能越走越窄,敌人越来越多,报复手段也会越来越强力。
有人问了,你要这么做,那么可以啊,你完全可以将关外的土地送一部分给勋贵么,这样不是勾引他们过来么,就如同送给皇室和郑贵妃一样嘛。的确,龙天羽确实可以这么做,但他并不想如此,首先是要有所区别,皇室、贵妃是必须高高在上的存在,如果他们也花钱,那么不是说不出这些皇室、亲贵和一般勋贵边阀之间的区别了么?没有区别自然就没有了人的动力;其次皇帝、贵妃、太后他们并不是没有投入,这些人赋予了龙天羽权利的钥匙,他们的投入和付出是权利,自然就应该有所回报;最后,龙天羽要形成一种规则,这种规则不管是在圈子内,还是圈子外,都必须慢慢培育出来,不劳而获这种规则可不是什么好习惯,他要是将土地送给了哪些京师的贵族们,想来人不但不会念他的好,反而会认为这是蠢蛋所谓,但是如果说,龙天羽要是用利益诱惑他们参与进来,最后按照投入的多少分红,那样的话,不但人人在拿到了利益之后会因为自己的付出而去认真看待重视龙天羽的付出与辛劳,而且他们会养成尊重规则的潜在行为,这是龙天羽最希望培养出来的东西。所以正是因为今后可能存在的长久合作,龙天羽和一种勋贵之间的接触,必须建立起一种规则制度的影子,让大家理解规则,服从规则,然后慢慢将这种规则形成的枷锁套用到皇族的身上,天下人的身上,最后让大家都服从规则的力量,这才能扭转改变整个大明社会既定规则的带来的巨大惯性,虽然这条路极其漫长,也许龙天羽一生都未必能够实现,但是不管如何,今天的他必须如此去做,也必须这样去做,做总是好过不做,做总是代表希望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