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四节 计划经济和自由经济的过度 (第2/3页)
间的转化,让自己能够真正意义成为这十多万军民的精神领袖,成为让这普通民众能够义无反顾,跟着往前冲的带路人,为将来的大变做出铺垫和各方面的准备。其实这项工作龙天羽一直在做,比如说常常在民众、行政官员之前说汉人,而不称呼明人的意思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不要小看这一个汉字,一个明字,这可是代表着大义,代表着正朔的思想,代表着自己是否正确的基础,是去明化的开端尝试,是能够鼓舞人心,消除心理障碍的最根本手段。
当然你有了目的,就要有利益驱使,才能使人跟着你的指挥棒转悠,才能让人如同一头驴儿一样,追逐着吊在前面的胡萝卜不停的快跑着,而这个利益的胡萝卜就是自由经济的开端,龙天羽应承所有的人,在军事管理动员结束之后,整个市场将改变过去计划经济的作坊,由计划转变成自由经济的模式。要知道,在过去,因为昌盛号的垄断式经营,是属于计划型经济模式的概念,也就是昌盛号是对外的总窗口,由总号下达各种产品的生产计划,提供各种生产资料的供给,再分包给各个私人性质的作坊,他们最初是从昌盛号之中贷款建立起了自己的作坊,在合同之中说明他们只负责生产,没有单独对外销售的权利,都是作为统购统销的存在。这种模式在昌盛号建立的初期的的确确是一种非常好的行为,有利于培育整个产业的基础,推动工业化程度扩展,但是到了今天,面对未来的变化,这种经济政策就必须进行调整,让位于市场因素。毕竟未来的辽东是要发展成一个陆路、海路的工业产品生产基地,通过贸易的手段,经济的策略去海外殖民,对大明进行颠覆性的控制,那么这个计划将使庞大无比的,将是繁琐的,细致到了极点的,产业链之中的每一个节点是必须清晰可见,这种事情如果都交给昌盛号来完成哪是绝对不现实的举动,那样的昌盛号想来将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畸形庞大的怪物,会如何的臃肿不堪,僵化不已,最终腐化堕落下去,这是龙天羽绝对不能容忍的,再加上未来因为各种接触面的拓展,殖民事业的不断前进,甚至是大明内陆的不断发展和探索,肯定要面对更多的商业冲击,更多的商业敌人的出现,所以要规避风险,就不能将鸡蛋放到一个篮子里面,要让一批愿意跟随自己行动的商团、商社成长起来,成为防备海浪的防波提,让他们能够成为坚实拥护自己势力的存在,牢牢的捆绑在利益航船之上,这种计划经济的状态就必须该变过来。
因此眼下在大发展的前提之下,昌盛号的经营方针就需要转变思维方式,把昌盛号从传统的普通制造业之中摆脱出来,扶植中小私营企业,扶植行会制度,让自由的良性竞争存在起来,让他们逐渐发展出来。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