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九节 民夫、民兵、火枪装填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九节 民夫、民兵、火枪装填手 (第2/3页)

意见,紧接着周大力分配到了前线土工组,而张石头被分配到了后方的伙夫组,至于苟小花么,自然也有自己的去处,既然来了就不可能闲着,必定是要为战争出一分力气的,他被分配到了火枪装填组。

    什么是火枪装填组?这个说透了就是根据前装燧发枪的特性被青年军创造出来的一个工种,是专为防御设计出来的,只是在这个地方变成了围困式的另类防御罢了。每一小队火枪手都配备五名火枪装填手,这些装填手都是采取流水作业的方式来对备用火枪进行装填、修理,一支小队的备用火枪最少有二十支火枪进行射击轮换,总结起来,火枪填充手他们的任务有三重,其一自然是装填火枪、修理火枪出现的问题,以便提供给前面正锋军士使用,为让火枪使用者能够快速的击发枪械制造更多,更大的伤亡创造条件;其二则是当正锋军士阵亡之后,后补的火枪装填手有责任、义务接替阵亡军士的职位,继续完成杀敌任务;其三则是当正锋军士冲锋之后,火枪装填手必须手持火枪在后方保持警戒,以接应己方冲锋队员的回归。这些火枪装填手,他们都是选择*民夫中的骨干力量担任,木鲁罕地区的老居民们可都是民兵,他们虽然没有正选军事那么组织化、训练化、科学化、系统化、纪律化,但一年也最少要训练三到四个月的时间,有着针对他们这些半职业士兵专业的训练大纲和作战演练,所以他们在军事化程度方面可是不低。有的看官可能要问了,他们哪来这么多时间操练呢?不需要做事了么,呵呵,大家别忘了,木鲁罕地区由于天气寒冷,所以冬天比较长,在过去的岁月里,居住在这里的人们都有猫冬的习惯,而现实的说,龙夫人掌控了木鲁罕地区之后,将猫冬的传统彻底打破,所有的二十到三十五岁的适龄男子都必须参加冬季的民兵军事训练,火枪的使用、保养、装填正是其中一项标准的演练科目;至于三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则是负责日常城市的细务工作,而女人么,则是在这个时候组织起来学文化,学知识,学习各种技能,孩子自然还是学校接纳管理,不需要归纳到民兵之中,很明显这一切龙夫人都按照自己的计划,一步一步的将木鲁罕牢牢的把握在自己的手心之中。话说远了拉回来,苟小花虽然没有受过民兵训练,但是学校里面军事训练可是少不了的,可以说每个月都有大比、每周有小比,比各种军事技能和武器的使用状况,再说了,苟小花当初的志愿是考入青年军军官团,虽然失败了,但最终他的军事技能可是没得说的,比哪些老鸟的民兵们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正是有了这种考虑,分配工作的青年军后勤干事看到了他的简历之后,立刻就把他推荐给了前方的军事组,很快苟小花就成为光荣的火枪装填组其中的一员。

    和苟小花同时去=发配到一个装填组的还有一名年纪二十六岁的青年人,叫做朱小毛。虽然他的名字带了个小字,但是这位青年人的身高怎么也当不得个小字,足足有一米九的大个儿,在当时大明那种普遍营养不足的年代里面,这个个子用鹤立鸡群来形容绝不为过。当苟小花见到朱小毛的时候,也被这种大汉的块头震撼了,不过天性开朗的苟小花能选上宣传干事的位置,自然因为他不怕生,平日里就很有些自来熟的味道,因此苟小花同朱小毛在这短短的路途之中,两个人之间很快就交成了朋友,越聊越火热了起来。从闲聊之中,苟小花了解到,自己这位新朋友朱小毛家里面是开木材厂的,父亲早死,所以家中的事务都要靠着他这个大哥一手一脚的撑起来,所以他这个原本早就已经入选青年军的人才只能收拢住了理想的翅膀,没有签署那份同减免税租的契约,老老实实的回家当一名继承家业的顶梁柱,这让苟小花为自己这位亲朋友不得不扼腕叹息。而朱小毛,听说苟小花没有考上青年军军官团,被上面直接分配成了文化干部,也是叹息不已,要他是苟小花才不直接去考青年军官团呢,直接从中学毕业之后,就去参军成为青年军的普通士卒,在积累战功的同时,再去考军官团,那样不但事半功倍,而且很容易成为军官的后备人选,要知道像苟小花这种高级知识分子们可是军队非常需要和欢迎的人才,他们有开拓性的思维,有战略性的眼光。苟小花听到这位老大哥的话语,也是懊悔不已,不过他依然在抱怨为什么青年军官团考试失败之后,必须要服从组织分配和安排呢?这个不讲道理。此时的朱小毛毕竟年纪大些,接触面广些,于是笑嘻嘻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