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三十八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三百三十八节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第3/3页)

就是这么一分一秒的过去,外面的阵地逐渐的已经完善了起来。龙天羽回头看了看站了大半夜依然精神炯炯,保持这个高度警惕性的军人们,不由得点点了头,他过去的几年间对青年军的控制并不严密,大多数是抽样检查罢了,很多时候浮于表面,没有深扎到地层区,但从目前的情况看,这些年青年军中的训练依然没有丝毫的松懈,还是保持着和母亲时代的严酷性、纪律性,要知道眼下的辽东虽然没有下雪,可却是寒苦的时期,气温最少在零下十度左右,能够在这个温度,战备执勤这么久,论起这种精神来,别说大明了,就是整个世界,恐怕也是不多见的。当然这种严寒天气的执勤警卫一则和自己身上的装备是息息相关的,二则是长期锻炼的成果,冬泳、洗雪澡、裸*身跑等等这些都是青年军生活在冰雪大地之上传统的训练项目,是每年冬训的时候必然锻炼的科目,所以抗寒能力自然很是强悍;再加上他们穿的装备,可以看到这些士卒们外面穿的是用水车冲压出来的钢制盔甲,里面是夹杂了乌拉草编制出来的棉袄,再里面是一层贴身的皮衣,皮衣里面是一套从上到下的丝绸内衣,而他们脚上的靴子都是长筒皮靴,里面的内衬也同样是混杂了乌拉草的棉布织纺出来的物件,头上的帽子内衬是棉制的带着长长的布围能够遮住颈脖、耳朵,再看军人们手上戴着五指分叉的皮手套,这一整套价值五十两银钱的装备穿上,再加上两个时辰一轮的换岗,热汤、热食、热水供应,哪里还能觉得寒冷,各个都身上只有冒汗的份儿,绝对没有寒冷的意思。不过不管青年军的军人们到底疲劳不疲劳,在龙天羽看来,自己能够少付出些精力自然是要好些的,因为这场战斗绝对没有那么快能够结束。所以当前面的各种防御围堵的体系布置好了之后,龙天羽看了看沙漏计时,现在离天亮最少还有两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足够大家美美的眯上一觉恢复精力,于是立刻传令下去,除了必要的警戒岗哨之外,所有的人都进入到早就已经被民夫挖好了的藏兵洞之中休息,只有好好的休息,才能好好的战斗,龙天羽下完这个命令之后,自己也打着呵欠找个地方和衣去猫上一会儿。这个所谓的藏兵洞,其实就是在战壕的背风处挖上一人左右宽的洞穴,人能够钻进去休息挡风,有些象抗日战争时期的防炮洞,只是这里不需要防炮只要防风,所以并不需要太深,只要能让人平坦的侧躺到时候人将部队上发的毛毡往地下一铺,再挂上一个布帘子,自然一个温温暖暖的小窝就出来了。

    说起来也是凑巧,周大力,没错,就是第九村的周大力,哪个很有些心计算计的周大力,眼下就在这个萝北堡这个主要的战场之上。当初的他可是没想到自己会到战场上来,毕竟开始的时候,征召民夫只是说需要人搬运,事实也是如此,原本按照参谋处民事动员计划里面,并没有想要将新移民放到离战场太近的地方,大面积的使用的是木鲁罕地区的老移民。因为在参谋处眼中,这些新移民刚来,没有受过深度的军事化、纪律化,组织化的训练,所以很容易因为战斗的紧张、强度过大,甚至最后白热化的时候,产生惊慌失措的情绪,或是崩溃的状态,但最终,这个计划到了龙天羽的手上做了改变。不错,这些新移民并没有太深的进行训练和管理,对木鲁罕地区的认同还很浅薄,甚至就如同下面各种基层干部汇报上来的情况,有的新移民见民夫死亡抚恤丰厚,进而产生了一种死了我一个幸福全家人的古怪想法。而在龙天羽看来,恰恰是因为这些原因,必须要让新移民对青年军有一种更加直观的印象,让他们能够体会保卫自己军队的强大,一方面能够用力量对新移民进行摄服,而另外一方面就是加强新移民们参与到战役之中获得胜利后的集体归属感,认同感。有鉴于此,他下了命令在新移民的志愿者之中,按村落,抽调三名胆子比较大的人员,参与到前方的一些劳务之中来。当然对抽调的这一批人,首先采取的是志愿模式,并且提高志愿者的薪酬和奖励,在志愿者无法征召齐全的状况下,使用强制征召抽签的方法解决。事实上证明,在高薪酬的鼓励之下,再加上宣传干事的努力,对于战争力度的淡化,胜利论调的不断宣讲,富裕抚恤政策实施,最后加上青年城政府在新移民的心中已经建立起来了的良好政府信誉,最终导致,志愿报名的人虽然不多,但也不少,基本上每个行政村落都有那么一两名成员,而周大力就是志愿报名的民夫中的一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