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八节 管理的思路 大战前夕 (第2/3页)
最适合的;至于你提的衣物御寒问题么,这个是必须重视的,人一辈子几件事,穿衣吃饭,住宿出行,解决了这几件事,人就能安稳下来,就能踏实下来,你反应的很好,我会叫人专门跟进的;至于你所说的后面两个问题其实都是一个,建立保甲制度,派遣老居民、军队教官、青年团干事进行地方半军事化管理,再从业务上进行指导,如此有不少好处,一则能够教会民众服从;二则能够让他们有事可干,不至于闲的发慌,人啊,只要一闲下来,就容易胡思乱想;三则能够在组织、计划之中融入到新的社会体系中来,明白如何在木鲁罕地区生存下来的要诀;其实说透了,我们做的这些事情,就是要通过种种手段,让新移民能够明白,我们木鲁罕的青年军是他们现在的管理者,让他们随着训练的深入,指导的细致,逐渐能够接受适应我们的管理;你明白了么?”
陈煜听的是脑袋嗡嗡,他是没有想到,就自己所说的这些问题,里面包含了如此多的道理,他用某种深刻的眼神望着自己的魁首,心里面感叹道:真是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回想起过去在罗教的日子,以前很多道理自己不是不懂,也不是不知道,但是并没有理论化,实际化,并没有由点到线,由线到面整个的串联起来。现在正是因为知道的越多,越觉得自己无知,在此刻他是痛下决心的,必须要好好的学习木鲁罕、青年军的一切,不过好在有魁首所说短训班的存在,能让自己有个提高的机会。想到这里,很是诚恳的陈煜站起了身子,说道:“原本我陈煜还以为自己有些本事,现在看起来真的是坐井观天,完全是井底之蛙,请魁首放心,我一定好好的学习,不会辜负您的期望。”
龙天羽见陈煜听完自己的话的这番变态,笑了笑没有多说什么。他是一个务实的人,什么表态忠心之类的话语都不大放到心上,所有的一切都要经过时间、实践去考验,站起身来拍了拍陈煜的肩膀,点了点头,没有多说什么,走了出去。
女真乌拉部,出征的前夜,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乌拉部的大王满泰、军师王慕汉、王弟布占泰带着一众亲信贵族身着七彩盛装,很是虔诚的跪在校场中央的一处空地之上,正在举行着出征前最神圣的工作,敬天祭祖。在跪伏人群肃穆的面庞前是戴着神帽,穿着黄色丝绸缝制神裙,挥着瓦丹(一块黄丝绸)的大萨满不时的高呼小叫,用满族话念叨着什么。他上蹿下跳,虽然看上去好像有些可笑,但意义却是深远的,寓意着祈求战事顺利,最终能够消灭敌人大胜而归。这位萨满的裙腰缝有下垂的9条彩色飘带,飘带上嵌有一对“蚕豆”大小的铁铃铛,不时随着他的动作发出清脆的叮叮响声,似乎是祈求上天的莫名音符似的,这种女真出征前的敬天祭祖活动,是每次大规模征战之前必备的节目,战士的士气,贵族的心劲,王族的信心,都要靠着这种神秘莫测的手段凝聚、提升起来。折腾了大半个时辰,总是将前期的祭天流程弄完了,白发苍苍的老萨满显得有些精力不济的摸样,但他不敢懈怠,因为自己的身份此刻是代表这上天,代表着祖先,是一种神圣的化身和定义,是族人希望未来的象征,满脸肃穆的他用满语一边念着咒语,一边在装满水的大缸里用手比划着画着吉符,然后把缸里的水分给满泰、王慕汉等大大小小的女真贵族头目饮用,这种水就叫“吉祥水”,满语叫“目克”,据说这种水是上天恩赐的吉祥,喝了吉祥水的人能够保证在战场上无畏刀枪,勇往直前。接着角色转换,老萨满退到一边不再唱主角,而是高声用满语喊着些什么,乌拉部大王满泰带领着大家开始跪拜的动作,这个时候的老萨满已经转换成为了现场司仪,满泰则是在带着大家跪拜祭奠祖先,以求先祖的灵魂能够庇佑子孙在战事方面顺顺利利。很快所有的仪式都结束了,那么完成之后,根据东方的习俗,祭祖之后、出征之前,都是要享受一餐美味的午餐。此时,在校场靠后一点的地方,早就已经支上数口大锅杀猪煮肉,这里面杀的猪也是有所讲究的,劁了的公猪可以祭祖,劁了的母猪不可以祭祖,象征着生育不旺;宰杀的公猪,猪头用来祭祀天神的。锅里面只是清水,按照传统这是在做白水煮五花方子肉,煮熟后蘸蒜酱食用,别看有些腻歪简单,可是哪些平日里吃都吃不饱的普通族民战士们想都不敢想的美味,热腾腾的焖高粱米饭管够,还有香甜的米酒与战士们共餐,同饮,一时之间欢乐和信心在所有人之间来回荡漾,如同明天出征,一切敌人立刻都要烟消云散一般。
美酒佳肴之间,王慕汉闭着眼睛,皱着眉头,似乎在担心着什么,说起来,他倒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