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节 魁首的心思 (第2/3页)
几句,就匆匆的离开了张懋修的家中,他们要回家去垫高枕头,好好的消化消化这位青年魁首话中的涵义。
出了门,龙天羽被寒风一吹,汗意全消,感觉到面上有些发干,这才发现自己出门的时候居然都没有擦面油,不由得吩咐边上的随从拿出獾油在面上擦了起来,这辽东的天气不下雪可是干燥的不行,风吹着脸可是很容易冻裂的。龙天羽一边擦着加了香料,去除了臭味的獾油,一边思索着刚才的谈话,说起来,他将张懋修、刘泽、还有张聿华三个人放到执政的位置上也是有自己的考虑,因为现在的他同样面临了当年万历帝的局面,过去的执政者太过于辉煌,导致自己的形象渺小无比,活在逝去者的阴影之中,如此长久以往,不管自己怎么努力,都很难达到大众心理上的一种继承,对于强者传承习惯性的继承。对于某些人来说,什么都要用过去执政的眼光看问题,有些是出于惯性,有些却是出于野心,一旦有所反复或是存在问题,决定必然有人会说,过去龙夫人在的时候是如何如何,现在如何如何。这句话的背后说透了就是一种不信任,那么如何打破不信任感呢?万历帝用的是一种粗暴简单直接的方法,把张居正直接拉下神坛,丢的老远,扔入历史的垃圾堆之中,进而用这种毁灭偶像的方式,释放了大众心中的质疑,最后希望通过自己皇权的光环来换得大众的认可,现在看起来,这位自以为是的皇帝陛下的策略完全失败。
首先他光顾着把张居正拉下神坛,却忘记了这位过去的师傅,曾经是大明王朝十数年统治的核心,在否定张居正的同时万历帝自己也就是在否定大明过去十多年的治政,同时也否定了他万历帝自己的正确性。从最根本的角度上看,万历的否定则是颠覆了大明王朝的统治基础,人们会这么想,既然张居正是错误的,那么假设大明王朝的皇权是正确的,为什么又能允许错误的张居正上台呢?如此说起来,皇权就是错误的,那么既然皇权是有错误的,那么他就不是天授,进而会在人们的面前彻底揭去了这层神秘的面纱,对于那些依靠自己的野心就希望能够控制、遏制皇室,让自己的权利得到彰显,获取利益的家伙来说,看到了自己努力的希望,必然会努力将张居正变成自己追求的目标,所以最后必然让文臣们一边唾弃张居正的存在,一边沿着张居正的道路继续前进,争夺权利互相攻击,蔑视皇权,为实现自己的抱负也好,实现自己的野心也罢,当皇权赖以生存的天授面纱被揭了下来,大明的朝政存在变的无力,会深深陷于党争之中,变得混乱不堪,渐渐的难以控制,眼下就是如此的征兆。
其次万历陛下在张居正事件之中,最大的败笔是脱离了规则的力量。他忘记了建立起一套规则是需要用十数年、数十年摸索探寻才能建立起来的,也同时忘记了在破坏既有惯性规则的同时,自己能够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新规则去树立大众的信心,让大家能够认同新规则的实效性,只是简单的将旧有的打倒,打倒之后呢?哦,打倒之后,万历帝什么都没有,只是滥用皇权的威势毫无顾忌、肆无忌惮的摆出一副强权者的嘴脸来面对精英阶层,面对大众。当然,如果说万历帝是洪武帝、是永乐帝这种强权人物,哪自然什么都不用说了,大棒之中出温柔,必定所有的异见者,所有的野心家们,在强权之下必然低下自己的头颅,收敛自己的野心,俯首帖耳的听候强权者的命令和指导。可万历帝是如此强势的帝王么?虽然他总是天天翻看着历代祖先的起居录,企图从中学习到一些什么能够有利于皇权独张的策略,进而为自己的统治找到根据,找到理论的支持,找到实际的办法,但恰恰是这种形似神不似的模仿却选择了一条最最错误的道路,用看上去雷霆的模式,一举就摧毁了过去十多年的政治根基,似乎显露出了自己的强大,但实际上却是暴露出了这位帝王内心的虚弱和无能。
那么龙天羽既然看透了万历帝问题,自然自己是绝对不会重蹈覆辙,再犯相同的错误。为什么放张懋修等人进入政府,为什么要用他们去承担各种压力的存在?说透了,这就是一种转移的举措,张懋修等人是新进集团的,必然不熟悉木鲁罕的地区的文化、执政理念等等,那么作为一种新引进来的大明思想,就算如何的改造,也必然要和旧有的木鲁罕地区的思想有所不同,这种不同就是龙天羽恰恰需要的,如此能将木鲁罕某些人的心思和眼光从自己的身上转移开,放到张懋修等人的身上,为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