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九十五节 商议策略,士绅都是大款 (第1/3页)
前文说到,李如松知道了龙天羽这一路的遭遇,不由得发出感叹。龙天羽苦笑了一声,没有说话,因为这个时候远远的李洛顺着山路的阶梯走了上来,毕竟有些事情现在还不能让李洛知道。望着月光下的李洛天姿国色,李如松不由得叹了口气,用艳羡的语气说道:“真是好福气的小子。”说完指了指对方接着道:“她还不知道你的经历和家底吧?你可要小心了,这美人心计有时候才是比任何事情都要危险的。你哪老巢我虽然没有去过,但是用屁股想都能清楚里面有多少忌讳犯禁的东西,传扬出去先不说文官集团,就是太后和陛下都饶不了你,你就这么着放着这个太后的侄女到里面大摇大摆的乱逛,你能放下心来?嘿嘿,你可不要只爱美人不顾了性命哦,要是万一女人要是让人头痛起来,你可是找不到地方说理去。”
听到李如松如此说话,龙天羽一阵头痛,不是他没有想到,其实他早就想到了这个问题,只是有些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两人之间的关系。要知道婚姻大事,从古至今都不是两个人的事情,而是婚姻双方二人之间彼此社会关系,文化层次,道德理念,处事原则等等的交融磨合,因此婚后是不是幸福,可不取决于两个人感情深不深,更多的要从各方面的因素来考虑衡量才能保持和谐的家庭幸福。所以龙天羽和李洛身后所代表势力之间的勾连,以及两种有可能不同思维模式之间产生出来的隔阂,这些都是将来有可能发生和存在的问题,也是让人必须去正视的问题。也许现在因为两个人感情的初期,能够忽略很多事情的根本,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彼此了解的加深,很多事情恐怕就要付出表面,那时节由于对事物的看法和理念不同,出现分歧,甚至分道扬镳也不是说很么不可能的事情,人的感情一旦破裂,由爱生恨,夫妻反目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也许有的看官会说,这不是在大明王朝么,李洛又不是穿越众,怎么可能。可大家伙儿不要忘了,李洛是大明王朝的女性不假,她是在太后身边耳闻目濡教育成长起来的,有着某种独特的思维方式,这可是有别于同时代大明王朝女性的。当然说有危险,并不代表就是真正的产生危险,只是说两者之间有差异和隐患,需要龙天羽去付出,去弥补,去完善彼此之间的关系,找出一条夫妻两人能够互相扶持的共同之路,这才是婚姻关系最长久,也是最稳定的一种。
龙天羽正想说些什么,却看到李洛走近前来,有些话他也就吞咽了回去,笑着走上前去,用比较随意的语气对着李洛说道:“唉,刚才忙忙呼呼的都忘了时间,一看这么晚了,才发现你和四叔依然在林子里面呆着呢,于是赶快派人将你们喊过来,要不然还不知道你们要呆多久才算完。不过今天确实事有够凑巧的,你看看这是谁来了?”
李洛在京城的海贸俱乐部见过李如松几次,知道这是龙天羽的干舅舅,于是开声面带温婉的笑容朝着李如松说道:“李洛给将军请安了。”
哈哈一笑,李如松上下打量了龙天羽两眼,接着转过头来对着李洛说道:“怎么还喊我将军,这黑小子是我什么人你不知道?我看你也应该喊我舅舅才是正理吧。”
咳咳两声,龙天羽见李洛满脸绯红,面对李如松的取笑,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作答,于是连忙将话题岔开,说道:“舅舅这次来的正好,外甥还要为你引荐一位良师益友,咱们进去吧,顺便我还有弄了一些举措要和您商讨一二呢。”李如松知道龙天羽这是故意解围,只是他原本也是玩笑之意,没必要让人小姑娘太过难堪,也就顺从龙天羽的安排往庙里面走去。
龙天羽见李如松先往里面走去,知道他是在留空间给自己和李洛聊一些比较私密性的话语,于是他转过头来,望着李洛说道:“你别理我这干舅舅,别看他嘻嘻哈哈的,可是一名有本事的将军哦。哎~!现在不说这些,你也困了把,去方丈房里面休息休息,等会儿我这边完事之后,回济南之时,再过来喊你也就是了。”
李洛顺从的点了点头,很明显前面车夫老四的话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让李洛有了一种如何面对龙天羽的全新模式看待对方,却没有走开而是带着几分关心的语气说道:“李总兵我自然是熟悉的,哪是大明王朝一等一的强将。行了,你不用管我,去忙你的去,只是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身体才是,你身上的伤还没有好呢。”说完带着车夫老四自顾自的离去。
这边龙天羽领着李如松进了灵岩寺,自是与曾山又有一番寒暄之意。看着新鲜的劝捐方式,李如松也同样很感兴趣,仔细询问了一下具体的细节,琢磨了会儿,嘿嘿一笑说道:“我说大外甥,你这个做法可是断了我等出外领兵者的生路啊,恐怕是要被人戳脊梁骨的哦,媚上这个评语你是跑不掉了,我看那,这个法子出来不知道要让多少人上串下跳的大呼小叫。”
龙天羽见李如松快言快语,说话没有顾忌,刚想圆个场面,他主要是怕曾山不爽李如松的话语,第一次见面就留下不好的印象,那么日后还有长久的日子相处,那时候恐怕是要生出不少枝节来的。于是他连忙笑着回应道:“瞧,舅舅您说的,我这不也是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么,皇上要咱们迅速平定山东叛乱,又不愿意走国库,或是内库里面拿出一两银子,都要外甥包圆想办法,那么多的银钱,你叫外甥我到哪里去折腾去?是,我可以从咱们昌盛号的库里捐给皇上的那份子里面抽取出来,可毕竟那也是杯水车薪,多出来的部分还不是要我自己掏腰包不是?所以啊,行此险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至于以后是不是这么搞,这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在大明内部我是不大赞同的,当然如果说去了海外的话,那就不一样了。”
曾山听到龙天羽提起海外来诧异的看了,海外是什么意思?难道说这小子还想将战争烧到海外去不成?不过眼下也不是细问的时候,毕竟第一次见李如松,很多话不好当下询问。只是既然说到劝捐这件事情,曾山又是点头同意了的,自然要解释几句:“李总兵说的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事急从权么。这次戡乱太急了,很多准备功夫完全来不及做在牵头,因此与以往不同,在人心把握方面很难有一个准确的定位,所以想出这个办法确实是不得已而为之。你不这么做,在短时间内想要平定混乱很难很难,朝廷治理天下靠的就是士绅乡宦。龙贤侄能想出的这个办法,有缺点,但是也有好处。缺点咱们先不论,就这好处,至少将山东士绅乡宦的眼睛都聚集在了分大饼的方面,而无暇他想,天下间的舆论相信也会更多的放到这一快而来,如此咱们具体干事的人,就能少了很多的制肘之意,这就是最大的好处所在。李总兵也是在朝堂打滚多年的老手,自然之道这年头不怕不做事,就怕想做事,你一旦想做事,一大群人就跟了上来,咋咋忽忽的要挑你的毛病,眼下干脆就让他们自己咬自己去,分了大饼的人和没分大饼的互斗,至于我们这些具体办事的人么,呵呵,日子也能好过一些。”当然还有很多言下之意,曾山毕竟是第一次同李如松见面不好交浅言深。
李如松点了点头,表示赞同曾山的道理,不管他怎么想,事实就摆在这里。大明的事情坏就坏在哪些做起事来什么都不行,就长了一张嘴巴的所谓清流身上,表面上这些清流一个二个都是以天下兴衰为己任,仿佛总是做出一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摸样来评论时政,其实一肚子牛黄狗宝,身后还不知道站着什么样的政治势力呢,为何种利益代言。说起这些人的存在,李如松是有切身之痛的,当年自己积功升任山西总兵的时候,不就是那些清流发起了一场舆论攻势,说什么一门两总兵不利于朝廷的安定团结的屁话,为了平息朝野的舆情,皇帝陛下逼不得已才将自己换到了京城保护起来么。有了这个前因,李如松自然对那些清流们是恨之入骨,所以当曾山从这个角度上面提出做这件事情的潜在意义,他又怎么能不认同呢?当然这件事情肯定会有后患,比如说日后战争会有人借着这种劝捐的名义收刮民财等等,毕竟一个措施失去了有效的监督手段,必然是要走向消亡的,但那种东西和他李如松有什么关系?说句不好听的,这种事情要是李如松插手了,才会被人控诉图谋不轨,因为像这种朝廷政策性质的问题,武人是无权过问的,要知道文官当国是大明的传统,武夫不过是官员之中的二等公民罢了,过问了这种政策性的东西就算是踩了边界,是要被人人弹劾的。所以,他现在说这些话也就是为了提醒一下龙天羽别犯傻罢了,见自己的侄子考虑的周全,他自然不会多说些什么。话锋一转,言归正传,李如松当着曾山和龙天羽的面说道:“曾知府,这次前来实在有些冒昧。不过一则我听到济南变动的消息,担心会不会对剿匪造成什么影响,所以迫不及待的跑来看一看具体的情况,眼下见曾知府处理的很好,我就放心了。另外,”说到这里,李如松双手往被一抱拳,以示恭敬之意,接着道:“我陛辞的时候,皇上就嘱咐过我,要不动声色,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