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节 与曾山的对话,定策 (第2/3页)
方法并不能迅速评定山东的局势,进而达到他所想要达到的目的。所以,听完曾山的这席话之后,他点了点头说道:“伯父的话语说的真是透彻,让小侄犹如醍醐灌顶一样清醒,真是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只是么,这里面还有些东西我想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说的对与不对都请伯父提点一二。说透了,这次面对罗教,咱们最大的困难就是人,也就是说,信众之类的愚民是罗教最大的依仗,如果剥去这一层外衣,恐怕罗教中人是无法,也是无力同朝廷抗衡的。那么这话既然说到这里,我就要多说两句了,伯父刚才说的大部分都是形而上学的东西,落到实处的东西不多,百姓愚民因为本身文化不高,他们很难理解这些精神上的东西,他们的目光都很短浅,注重的都是实际的利益,那么基于这一点,我就考虑道,如果说我们能给他们带来实际的利益收获,那么他们是不是就会拥护我们的行动呢?进而放弃罗教的信仰呢?昨天下午,我在何家庄就是这么做的,从现在来看似乎效果还是不错。”接下来,龙天羽就将自己怎么将罗教信众分财产,怎么将用利益驱使他们他们对罗教攻击,进而分化瓦解罗教的固有力量,等等的细节和后来发声的事情,都详细的说了一遍给曾山听。
一边听这龙天羽的描述,曾山的心里面一边感叹,这哪里是什么年轻小伙子会想出来的招数,简直是玩弄人心的老手所能够熟练掌握的技巧么,百姓如此一鼓动必然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抛弃罗教,哪是比讲请什么高僧大德来讲一万次经都有效果。只是么,如此发展下去,恐怕是要触动哪些大户人家的利益,要知道这些大户人家之所以站出来反对罗教,一则是罗教教义的受众和他们本来就处于根本性质的阶级对立,二则是看中了战后将获得的利益,因为罗教聚敛了大量的财富,银钱之类的东西大户人家是没有啥想头的,他们知道哪些都是军队和官员的囊中之物,但是最关键的土地却是这些大户人家的最爱,也是,这些大户人家出钱出物之后,总是要讲究些回报之类的东西,你总不能叫他们没得好处吃吧?所以龙天羽的这个政策虽然能够立竿见影的从罗教哪里争夺回相当部分的人心,可曾山却不好回答自己能够支持这个办法,因为自己一旦支持,就将会占到山东大户们的对立面上去,如此一来在古代哪种士绅当道,宗族为大的社会关系里面,就等于站在了所有道德制高点的对立面。
心思一转,龙天羽自然清楚,曾山会怎么想,顾虑些什么,这里面的事情自己是早有考虑,只是法不传六耳,这种事情越少人知道越好,他看了一眼曾亮,说道:“亮弟,你去看看云童,对哪两个保镖询问的如何了,也不知道他们在搞什么,这么久了也没有个结果。”
曾山心里面自然也是明白龙天羽这是想要使走曾亮,单独有话同自己说,于是也点头说道:“我看也是,曾亮啊,你去看看,如果没有什么结果的话,代表为父好生安慰他们二人一番,毕竟董彪和萧易二人也是我们带出来的,总是要关心一二。”曾亮听到两个人都如此说话,心思比较单纯的他也不疑有他,直接点头应承下来,转身出去了。
等曾亮出去后,龙天羽看着曾山笑了笑,带着几分神秘的说道:“伯父,现在室内就只有你我二人,有些话不妨摊开来说,今天我对你所说的话,出了这个房子我是一概不承认。也不怕伯父知道,我后面站的是郑贵妃,是她肚子里面未出世的孩子,所以我所做的一切,都是围绕这个肚子里面的孩子在进行着,虽然还不知道他是男是女,但是有句话不知道伯父是否知道,雪中送炭总是要比锦上添花要好得多,现在下注总比到时候孩子生出来了,随大流的站队要强。当然,对于目前的朝局,伯父您肯定是比我要更加了解和清楚,现在朝中各个大小势力将眼睛关注着郑贵妃这个还没有出世的孩子,和他出世之后的政局上面,按照皇上的意思,是要立这个孩子为太子的,据贵妃娘娘透露,陛下不止一次的在她面前提过这件事情,而且还和申时行申阁老商议过,但其中几道阻碍是需要提前去除的,”说到这里,龙天羽顿了一顿,仔细观察了一下曾山的面目表情,发现他并没有显现出什么害怕的表情,反而流露出凝重,全神贯注的神色,知道对方同样有着不寻常的心思,和向上走的**,正是基于这种理由,所以曾山不但不觉得害怕,而且正在仔细思考自己的话语,龙天羽接着说道:“其中一道最大的障碍就是太后,太后她老人家和王恭妃一样都是宫人出身,身份低微,所以如果反对大皇子为太子的话,那么太后她老人家的身份是不是也会被人质疑呢,所以太后她老人家是对这个孙子是存着保全之心的;其二道阻碍就是当今皇后,伯父,您是知道的皇帝为什么要立郑贵妃这个未出世的孩子为太子,自然是出于对贵妃娘娘的宠爱占了很大的原因,所以女人么,一旦嫉妒起来,哪是不讲道理的,她自然是不可能喜欢让贵妃娘娘没出世的孩子坐上帝位,到时候她这个皇后恐怕境地要落个凄惨的收场了;其三道则是满朝的士大夫们的阻碍,伯父您作为他们中的一员,您是知道的,有明一朝自嘉靖年之后,帝权渐渐旁落,文臣内阁的功效逐渐强大,到张居正时代一度到了顶峰,虽然那些当今圣上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将张居正拉下了神坛,扫进了历史的尘埃之中,可是最终皇上并没有得帝权独张,而是又有一帮文臣前赴后继的同皇帝使绊子,穿小鞋,争夺原本被张居正所掠夺的权利,这让帝王非常失望,他认为自己撕破脸皮将张居正拉下马后,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权利和应该享有的威势,所以帝君一直在寻找二次碰撞的机会,那么一旦郑贵妃的孩子出世,是个男孩,而又被立为太子,哪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权势和道德的再次碰撞,权势自然是皇帝,道德则是以指着用道德治理天下的文臣们,皇帝的意志与文臣之间的碰撞如果取得了胜利的话,那么皇权将高涨,强势的帝王的威严再次重新驾临帝国大地之上,所以文臣们是果断不能允许帝王的意志架空文臣的权利,要是文臣赢了,虽然张居正的事态不会重演,但是恐怕万历帝的雄心和气魄将一败涂地,自此沦为供奉在神台之上的泥塑像,因此这次立太子的结局,我可以果断的判断,就是帝王和文臣的意志对决,谁赢,万历一朝谁的权利将独大出来。当然对于我们来说,其实说透了,不管郑贵妃生的是男,还是女,只要能够借着这个机会掌握手中应该掌握的权利,哪就是咱们的胜利。”
说到这里,站了起来,龙天羽现在有些饿了,毕竟一天没吃东西,对着曾山笑了笑,接着道:“伯父,失礼了,这一天都没吃东西,腹中空空如也,实在是要吃些食物祭祭五脏庙。”“啊,哦~!”被龙天羽一番话说的沉思不已的曾山此刻惊醒了过来,面上带着几分不好意思的神采说道:“哎呀,看看,一来就只顾着同你说话了,连饭都没吃啊,快垫垫肚子,话么,咱们还有的是时间说。”此刻的曾山热情的紧,他完全放弃了对眼前这小子的轻视,能对帝国潜藏的政治势力如数家珍,描述一番,加上自己的分析判断,此人才能实在惊人,
房屋里陷入了咀嚼声之中,龙天羽为什么要提出吃饭,就是要让曾山有一个思考的过程,在他看来,这件事情的根本就是要曾山自己能够考虑清楚,是不是要参加进大势游戏中来,一位没有思考清楚前因后果的合作者,是无法为自己的利益全身心投入的,而没有曾山的全面配合,这次山东罗教之乱,恐怕自己最后是无法得到好处的。
吃完以后,擦了擦嘴,龙天羽笑嘻嘻的看着对方,说道:“刚才伯父我说的是朝廷的动向,那么到底这些动向对于我这次来山东有什么样的影响呢?”于是乎,龙天羽又将整个海贸窜起所有政治势力,为郑贵妃呐喊,集结力量、银钱的计划重新说了一遍,然后仔细分析道:“要发展海贸,辽东目前面临的有两大问题,其一是人口问题,其二是技术造船的问题,其实不管是第一种,还是第二种说透了都是人的问题。人口问题和技术造船是制约辽东发展海贸的最大因素,要知道在整个辽东目前只不过百万人左右,这个人数大部分集中在辽阳等重镇之内,边远的沿海一带基本是荒芜之地,那么选择建立港口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支持,辽东本地物力是没有任何问题,可以说地大物博,不管是木材,还是石材,又或是个中矿藏应有尽有,而这个丁口的数量么,就太稀少了,开矿要人,建设港口要人,运送木材要人,造船要人到处都要人,但伯父您是知道的,如果强行移民的话,别的不说,朝廷里面就很难通过,原本我是没有动过这种脑筋的,想着是要是摊子铺起来了再想办法,但是现在既然山东即将遭逢大难,那么这人口的事情么,恐怕就要拜托伯父多多费心了,不管是普通农民,还是罪犯,又或是造船的匠户,各种各样的工匠,我是有多少要多少,而且绝对不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