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四十二节 邪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二百四十二节 邪教 (第1/3页)

    在何二回来的第三个月,一场大的瘟疫席卷了何庄与周边的十里八乡,一夜之间,光何家庄就死了七八个人,顿时乡民们是人人自危,几家村庄的族老们悄悄的开会是不是要照惯例集体出去跑灾,逃瘟疫。看到这里有的看官可能要问了,既然那里有了瘟疫自然要找政府嘛,叫明朝的政府朝廷出面组织大家抵抗瘟疫么,跑什么荒?同志哥,哪个年代可不是现代的文明社会,政府会组织抗灾,救灾。在古代,如果一旦某地将出现小面积瘟疫的状况上报官府,那么官府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救灾,而是杀人。因为按照古代的社会观点,官员和社会当时公认的普世价值,并没有太多现代科学理念,只是单纯的认为要以德治天下,所以当地方出现瘟疫,这说明了什么,这就说明管理此地的地方官员德行不够,既然是德行不够,你怎么能够继续管理子民,代天子守牧一方呢,你就必须下台,乌纱帽就没有了;大家说说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如果你是古代的官员,为了保住自己的荣华富贵,为了保住自己头上的乌纱帽会怎么做?嘿,人性都是自私的,难保咱们到了哪个节骨眼上面,未必不会比那些古代官员们邪恶。所以,当遇到了小区域瘟疫的状况下,古代官员的选择一般都是同样的,就是立刻将所有瘟疫覆盖的地区的老百姓全部杀光,然后集中焚毁尸体,如此既能消灭了传染源,控制了瘟疫流传途径,又能保护了自己头上的乌纱帽,消除了道德隐患,如此一举两得之举,官员们何乐而不为?那么在什么情况下古代的官员才会将消息通报朝廷,进行灾难救治?哪只有一种情况,当瘟疫在发现,或是隐瞒的时候扩散到了数个州府的区域,官员们才会将情况上报朝廷,一则此时已经不是任何一位地方官员私自就可以隐瞒的状况,二则,在这种大面积扩散之下,道德上的责任已经从地方官府官员的身上,转嫁给了皇帝陛下,皇帝陛下是需要对着天下颁布罪己诏的,如此一来地方官员的风险消失了,风险由伟大的皇帝陛下承担,地方官员们自然乐得出来装出一副仁慈的摸样,出钱出力,收养居民,养养人望。

    百姓都是聪明,是狡猾的,都是经验丰富的,官府历来对于瘟疫出现这种不成文的规矩,早就已经在民众的心里面刻下了深深的烙印,自然大家伙儿一出现瘟疫,哪里会去想到报官,只会想到逃荒,至于瘟疫会不会由自己扩散出去,传染给其他地区的百姓,人么,都是自私的,在顾及不了自己性命的情况下,对不起,别的区域的民众会不会得瘟疫,会不会因此死全家,自然也就不在自家的考虑范围内。就在几家村庄的长老联合起来开会,商量着怎么举村逃灾的时候,何二出现了,带着两个道童,抬着所谓的罗祖塑像,开口就说,这不是什么瘟疫,而是万年的妖精作怪,灾祸之所以发生在何家庄附近,是因为大家伙儿目无神灵,不信奉罗教,罗祖才不会庇佑大伙儿,然后接着举例子,什么远在三十里开外的某处村庄,一样发生了瘟疫,但是大家信了罗祖之后,立刻消除了灾厄,遇难成祥。因此只要大家信了罗教自然就能消灾解难了,罗祖会帮助大家渡过难关,逢凶化吉,驱除妖精。

    各个村庄的长老听何二这么一说,都将信将疑,再加上村老之中,有人立刻站出来现身说法,什么自己得了病经过罗教道长施展神通很快就救好了之类的话语。中国社会历来都是经验社会,而不是西方的那种直观社会。大家伙儿一听,有前例可循,而眼下这个节骨眼,各自的庄子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既然何二这么说了,也只有死马当活马医了呗。好在咱们的老祖宗对于神灵的概念是拿来主义,哪位神灵有用就信哪位神灵,完完全全的是一种充满功利色彩的信仰。于是乎一夜之间,附近大大小小的七八座被瘟疫袭扰的村寨都信了罗教,成了罗教的信徒,你还真别说,到了第二天,各个庄子里面生病的人,病情确实得到了缓解,没有人再因瘟疫而死亡,这让百姓们都松了口气的同时,对罗教也就产生了一定的好感,不管怎么样,信了罗教之后,不吃药,不喝符水,就能缓解病情,总是有些灵验的,但毕竟这是只是一种模糊的概念。直到第二天深夜的时候,何家庄庄后的一处乱葬岗中,突然冒出红光漫天,轰鸣之声不断的异象。巨大的声音,与充斥夜空的红光,让所有的村民都探头探脑,心里面慌慌张张的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毕竟之前瘟疫造成的心理恐慌依然存在。就在此时,何二又出现了,带着两名道童敲着锣,四处宣扬,说这是罗祖再同万年妖精斗法在为村民除害,保此地一方平安太平。这么一说大家伙儿原本只信了一半的心,顿时信了七分,等到了天明之后,有胆子大的人偷偷去乱葬岗查探虚实,回来说,哪场景可是吓人了,血流满了整个乱葬岗子,光大坑就有四五个,里面积满了血水,深可及腰,看来果然是一处神仙和妖精斗法的场所,此时此刻何二出来再一煽乎,说罗教祖师显灵,于昨天晚上经过妖精已经除去,挽救了大家的性命,这一下几个得了瘟疫的村庄的村民们那里还会有什么疑惑之情,都十成十的信了罗教,成了罗教的忠实信徒。

    随着时间的推移,罗教由附近七八个村子,在何家庄附近方圆十数里的地面扩散蔓延开来。开始的时候还只有小门小户的贫民相信,大门大户的地主们还是不大信的,他们更多信的依然是佛教,毕竟皇帝与太后陛下都崇佛么,自然上好下从了,再加上大户人家,大部分都是读书认字之人,而罗教这种裹挟百姓的做法从根本上,就和这些大户人家的利益时有冲突的,试想一想,大户都是地主,地主靠什么生存,靠剥削佃户过日子,你罗教将佃户百姓都拉拢过去了,他们少了剥削奴役的独享,断了财路,大户人家怎么会支持你呢?在一段时间内,不信罗教的大户,连续几家都出了恶性*事件,不是全家烧死,就是莫名其妙的集体上吊自杀。百姓们的心里面对这种大户的事情自然是最关注的,从古至今,贫民对于生产资料的掌握者都会有一种嫉妒的心态,就是仇富心态,这种心态无关是不是古代现代,只关乎人性。所以大户出事,当地的有钱人出事,这种消息可要比其他贫民出事要热闹的多,传播的速度也要快速很多,再加上出事又如此的诡异,大伙儿自然更加关心。连续大户出事,虽然这些大户没有什么过硬的后台,但是事态如此严重,自然惊动了官府,派了不少捕头之类的吏目下乡查探了一番,却是最终查不出什么痕迹。前面说过道德作为一位地方官员的政绩衡量标准,那么治安案件,尤其是人命案件也同样是衡量一位古代官员政绩的标准,因此在这种状况下,整个官员阶层一旦发生命案都会用最快的手段解决掉,不能弄成悬案,一旦办不成案子,老爷的前程要受影响,自然下面的吏目捕快一个二个也逃脱不了棍棒的刑罚,所以那些捕快吏目们都是不傻子,为了衬托老爷们的前程,有的诬良为盗,有的买嫌平罪,反正他们办案不是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最终的查案标准是大案尽量变小案,小案尽量变没案,得过且过,哪就你好我好大家好,所以发生在何家庄的这些集体死亡事件,有的火灾,有的集体上吊,在这些大户背后没有强硬背景的情况下,自然吏目捕快们有意思的将其归纳与天灾**之中,最后自然也就不了了之。再加上,这些大户集体死亡,那么背后代表着一笔可观的无主财富,吏目和老爷们都是精明的人,自然知道什么符合自己的利益,在罗教之人的贿赂之下,如何取舍是可想而知的。官府是什么,古代的官府可不和现代一样,哪是百姓心中的天和父母,因为他们都是读书人,他们掌握了知识的传承和文明,所以在普通民众之中,官府就是道理的化身。既然这种道理的化身将这些人的死亡归结于天灾**,于是乎,百姓之中选择了神话这些人的死亡,毕竟未知代表畏惧,在有心人私底下的舆论导向之中,这是因为这些大户人家的死亡立刻就归结于,不敬罗祖的缘故,如此就给百姓们带来了一种理念,信罗教你就能全家平安,不信罗教自然你就要全家死翘翘。

    说起来以上的一些异常现象,肯定不是什么万年妖精在作祟,哪不过是罗教收罗教众的手段罢了,瘟疫则是何二配合一些罗教教徒在村中的井里下的毒,当大部分人皈依罗教之后,再将解药投入井中,自然瘟疫也就消除了。至于什么不信罗教全家上吊也好,还是家中起火被烧也罢,也都是罗教的手段章法,对于不服从自己的人,总是要杀几只鸡给哪些下面的百姓看看,从效果上来看果然是不错,自从死了一些反抗者之后,百姓们对于罗教的力量是信服有加,对罗教的教义不敢有丝毫的疑问,宁肯自己不吃也要供奉罗教的法师,自己不喝也要对罗教提供帮助。当然不可否认,罗教也做了不少收买人心的事情,什么帮助哪家哪户渡过难关,什么看到这家没钱治病,免费的施医赠药,更是迎来了口碑。

    渐渐地,罗教从开始的帮助百姓生产,协助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