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节 哪一箭的风情,古言兴的变化 (第3/3页)
人,不让敌人做出挣扎的举动伤害刘泽,就成了破解难题的关键,龙天羽灵机一动,想到了平日里赶夜路为了标记前后位置所涂抹的荧光粉,就叫人涂抹在脖领处和头盔下沿,如此这部分的中间位置自然就可以推算出是人的脖颈位置,能让人在黑夜之中迅速找到目标,而在穿戴盔甲的时候一定是有光线的时候,在哪个时节马祥福再狡猾也不可能会察觉到自己身后被人动了手脚,他的背后又没有长眼睛。
至于哪听到哨音会立刻会收势立起的马儿,自然是龙天羽自己的坐骑。他很熟悉自己坐骑的特性,知道坐骑对哨音的控制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他清楚当什么哨音响起来马会做出如何的反射动作,所以他才用自己的坐骑去代替普通的战马,以得到更多的机会;龙天羽是这样想的,他推断自己的坐骑的成色神骏程度,自然比别的马都好,马祥福是马夫,一定是个识马之人,这么一个懂马的人,在挑马的时候必然下意识的会将最强壮的坐骑,作为自己逃跑的第一选择,那么自己就可以利用哨音在关键的时候控制马匹,让小心谨慎的马祥福露出破绽,果然马祥福自然而然的就选择了自己的坐骑,龙天羽又给这次绝杀创造了一个机会。
最后就是箭支和召唤马匹射出的关键时机,这个时机要寻找到马祥福警惕性最轻的时候,龙天羽的选择是在马祥福将出未出伏击圈的那一刻,因为龙天羽明白只有在快要脱离险境的这一刻,人才会放松自己,才能松弛下来,而在此刻原本高度绷紧的神经一旦放松,自然动作就会跟着缓慢起来,这个时节如果出现一些意外的话,人是根本无法反应过来的。
当所有的设计都成为现实,如此微小机会加到一起,才制造出了自己射出那一箭的条件,,就算如此龙天羽依然没有把握一箭就能射中马祥福,解救出刘泽。因为条件只是条件,并不能保证一定就能一箭毙命,这一箭很大程度是要运气的,因为风的原因,或是在射出的刹那,要是马祥福缩头或是有了偏头的举动,都可能照成这一箭的偏差,不过事实证明运气站在龙天羽这边,这有如天助的一箭成功了。龙天羽自己知道如果再叫自己同样复制出这一摸一样的一箭,恐怕是再难射出这惊天一射。
龙天羽对着大家笑了笑,看着依然默默带着佩服神情看着自己的士卒们,他朝马涛说道:“你还不让弟兄们快快重新扎营,准备饭食,傻愣在这里干什么,再不准备估计弟兄们的肚子都要饿瘪了。”大家听到这话,轰然笑了起来,马涛此时再也没有前面那种面服心不服的神态,而是恭恭敬敬的向龙天羽行了个大明军队之中下级服从上级命令的军礼,单膝跪下双手抱拳说了句:“是~!”转身将将士们遣散组织起来重新整理营地,准备晚饭。
看了看周围的人,不管是王七、宋老九、还是董飞,又或是同自己一起出去的吕烁面上的神情,他知道自己已经征服了这些人的心,剩下的就是要巩固了,靠什么巩固,自然是利益,是要靠制度的利益将这些人绑在在自己的战车之上,让他们为自己驰骋疆场。抛开这一切,男人么有些话是不用明说的,他看了看地上马祥福的尸体,叹了口气转身同王五说道:“去弄口棺材来,将他葬了吧,如此一个人物可惜了,他也是为了自己的职责而尽忠的,我们要尊重他,尊重他的职责,你们要记住尊重敌人,就是尊重你们自己。”
边上的围着龙天羽站着的人们,听到龙天羽的这句尊重敌人,就是尊重你们自己,不由得从心里面叹服。看着躺倒在地上临死依然流露出一副不敢相信摸样的马祥福,都默默的致哀了一会儿,是啊,如此尽忠职守的敌人是值得尊重的,别的不说,如果说马祥福要是投降了龙天羽的话,以此人的头脑必然得到重任。不过眼下大家让大家更多感怀的并不是马祥福的尽忠职守,而是称赞龙天羽对待敌人的宽容和大度。
事情就这么淡淡的过去了,该消失的人总是要消失的,该活着的人依然活着,还要继续的活下去。刘泽醒来之后也是感叹这一趟自己确实是死里逃生,在得知了龙天羽的所作所为之后,自然少不了上门拜谢一番,实质上在刘泽的心里面对着龙天羽却有着另外一番认识,此人乃是枭雄级别的人物,必成大业。什么是枭雄,可能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对这个名词有自己不同的解读,在刘泽眼中枭雄是指骁悍雄杰之人,犹言雄长,魁首,果决刚毅,能随时随地披上正义的外衣,化阴谋为阳谋之人。龙天羽在箭射马祥福之中表现出来的,果敢、机智、沉着都是一个领袖人物应该具备的品质,但更让刘度看中的是龙天羽的气势,他能够将不利变成有利,通过个人魅力去感染大家,轻松化解可能发生的危机,从中获得自己的收益,这种品质就不是一般的领袖人物能够具备的,而是枭雄所具有的特质。刘泽心里面清楚,他曾经私下在酒后玩笑式的问过龙天羽,如果那一箭没有射中马祥福,龙天羽会怎么做呢?是下令不顾自己的生死下令拦截马祥福,还是放马祥福而去,龙天羽笑而不答,只是将话题岔开。是啊,这个答案,没人会知道,因为假设始终只是假设,事实是,龙天羽一箭射中了马祥福,消除了隐患,救下了刘泽,这就足够了,至于未发生的事情就让它未发生下去吧,毕竟不管是刘泽还是龙天羽都需要这一箭,因为这一箭让王七、马涛、宋老九、董飞等人重新认识接受了龙天羽,也同样让刘泽从这一箭开始可以说将不再犹疑,不在彷徨,而是将所有的激情和心血,将一辈子的忠诚交托给了眼下的这位貌不惊人的年轻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两天之后,钟国强带着总兵古言兴的回信和一个大家都意想不到的人物古庆余回到了营寨之中。其实古言兴虽然放弃了第二波攻打龙天羽的计划,但是他却没有放松,对于这支依然在河北境内徘徊队伍的监视。当然按照他的想法,如果这些瘟神能够早早的离开自己的管辖范围就是最大的胜利,很可惜他自己知道龙天羽不走一定是有什么原因,这个原因估计不多不少的同自己有关。很快正如他所料,龙天羽这边就派人带着金银上门说事了,而且这事情一说,让古言兴有些难办。
龙天羽想要收编戚家军和割鼻军为自己所用。割鼻军自然问题不大,这支军队对于古言兴来说不过是块鸡肋,哪是有些官员弄出来的打手罢了,是不在朝廷建制之中的黑军队,自然龙天羽想要给他就是了,也许有的官员会担心割鼻军曾经帮自己做过一些坏事流露出去,但古言兴并不这么看,毕竟龙天羽也不是多么光明正大的人,想来也不可能用这些把柄去要挟谁,更何况就算是龙天羽要用这些把柄和事情掌握达到自己的某些目的,哪又通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从目前的态势看,龙天羽根本不想与自己撕破脸皮,前面自己的分析是对的,哪位东厂颗管事还是想和自己缓和关系的。
真正让古言兴难办的是戚家军,要知道消灭戚家军是他的初衷,如果这些人真的死了,自然人死如灯灭,古言兴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问题不在于这里,而在现在戚家军并没有死,都活着,这就意味着不断可能产生的风险。古言兴考虑的是自己要不要将这个责任揽上身,换句话说,也就是自己要不要投入到龙天羽的阵营之中去,因为一旦将戚家军的事情包揽下来,就意味着自己必须加入到了这位东厂颗管事背后所代表的政治势力当中去,这让古言兴左思右想,但他并没有急着做决定,毕竟这是个选择是一次命运的选择,他很清楚自己现在的尴尬位置,同元八爷后面的权贵之间的关系有了裂痕,这种事情就是如此,一旦有了裂痕就代表着失去了修复的可能,之前古言兴之所以对付龙天羽,是因为自己当上总兵的位置是靠着杀良冒功当上的,而其中的某些关键性证据就掌握在京城大佬的手中,所以古言兴对付龙天羽,多少有些不得已而为之的心态,不过这个把柄现在他倒是不怕了,因为京城大佬也同样有把柄在他这里,就是指示古言兴除掉龙天羽的亲笔信,以及证明元八爷存在的相关文件,古言兴相信有这些东西在,应该是一个能够相互制约的证据,毕竟谁也不想来个鱼死网破,最后大家都弄成鸡飞蛋打,谁也得不到好处。
那么同龙天羽这边呢,虽然龙天羽展示了某种力量,将古言兴所布置的队伍消灭殆尽,但是这还不足以让他放弃眼下同京城大佬之间的平衡态势靠过去,一旦被京城的大佬有所察觉,恐怕人不会恨龙天羽,因为他们是敌人,怎么应对都是正常的,而会将所有的恨意集中到自己这个背叛者的身上,到时候雷霆之怒可不是常人能够抗的。基于这个原因,古言兴认为,龙天羽展示的军事力量只是一方面,而另外一方面必须要弄明白,查探清楚他身后的政治势力与背景到底是谁,古言兴才能有所决定。因此古言兴将钟国强留在府中,由古庆余陪同着好吃好喝的招待,并且派人送了不少牛羊猪之类的粮草前去龙天羽的营地劳军,而他自己呢,也不说行,也不说不行,只是整天里借着军务繁忙打着哈哈,只是等着派去京城查探消息的探子,将准确的情况带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