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节 收编与分裂 (第3/3页)
利,龙天羽很自信自己的军队一定会把这些人融合起来,为自己所用。对于返乡的人,龙天羽一人给了五十两银子的安家费,并且承诺将来如果大家还想来,又或是想将家小带来辽东,每人将给予特殊的政策补贴按照人头授田,要知道,在辽东,龙天羽名义下的所有田地,都是免税的,也就是说不用交租子,所有的朝廷税收都是龙天羽一个人缴纳,只要下面耕作的农民将所有的田地的收获其中的四成卖给龙天羽即可,请注意不是缴纳,而是买卖,如此等于所有产出的粮食都是种田者个人所得。如此一说,戚家军的离开的士卒们心里面都纷纷动心,他们虽然当兵在外,可家里面的消息却没有断绝,自己家中的苛捐杂税是什么样子大家心里面都是有数的,如此优厚的条件,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在将信将疑之间,这些人都拍着胸脯应着回去将家人带去辽东,但是私底下却是同想要留在辽东的弟兄说,要他们到了辽东去注意是不是真的如此情况,要真是如此,赶快来信,自己带着留在军中的弟兄们的家小一块来投奔,能过上如此幸福,没有苛捐杂税的日子还说啥呢。
戚家军这边的收编是异常顺利的,毕竟不管如何,在军事纪律方面,戚家军和龙天羽的青年军在很多地方都有相似之处,再加上戚家军虽然没有青年军那么强调集体的力量,但是也是一个能够凝聚集体的团队,自然有什么事情,大多数人还是跟着集体一切行动。可让龙天羽没有想到的是,按下葫芦浮起瓢,割鼻军这边却出了不小的麻烦。原本在龙天羽的心里面割鼻军这边应该是没有太大问题的,首先这支军队是一支没有灵魂的军队,能够聚拢在一起完全是因为利益所在,其次这支军队是最没有归属的军队,他们生活在朝不保夕之中,只要自己能够给予他们稳定的生活自然他们会投靠在自己的麾下,至于一些原本积累下来的恶习么,总是能够改变的。可没有想到事实证明,龙天羽的想法是错误的,割鼻军的士卒们在以往的战斗过程之中可以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一旦到了青年军这种讲究纪律,讲究组织性的的部队之中,所有人都感到非常的不习惯,虽然有着优厚的兵饷条件,有着田地的诱惑,有着能够相对安稳的日子,但是其中的一部分人早就已经习惯了杀戮,习惯了去抢,去掠夺别人的财富,根本不可能遵守住青年军的规矩。正因为如此,不管王七怎么劝说,也不管他有多么高的威望,将近两百多人的割鼻军分裂成了两个团伙,一伙自然是丁单眼为首坚决支持王七的举动,这伙人有七八十人,而另外一伙占了割鼻军大半部分的有一百多人,领头的是脸上被刺了囚徒两个大字,人称黥面贼的谷峰,却是断然拒绝了进入青年军的机会,什么转成农民发给田地、什么转成教官之类的种种选择,全部对于他们来说是浮云,抢掠、鲜血、杀戮的习惯早就已经浸入到这些人的骨头里了,平静的生活只会让他们不习惯,觉得失去了以往习惯的人生目标,如此下去生不如死么,刺激的生活才是这些人的向往,因此他们集体选择了出关去当一名马匪,而不是去辽东过着他们认为约束的日子。
对于这些人的心思,虽然龙天羽并不是太理解,但是眼下出了事情自然要解决。更何况割鼻军么,有这么一支队伍,哪怕是游离于集体之外,也有他的利用价值所在。于是龙天羽并没有阻拦这些割鼻军的离去,恰恰相反,他与黥面贼谷峰约法三章,他们要去抢掠只能在关外去掠夺游牧民族,绝对不能抢夺关内的汉民,在关外绝对不能劫掠昌盛号旗帜的商队,龙天羽名义下的商号,有需要可以以雇佣的形式雇佣割鼻军为自己作战。而基于有了权利的限制自然就要有义务的限制,那么作为龙天羽一方,将给有偿为割鼻军提供各种盔甲武器,以不低于市价七成的价格,收购他们抢掠回来的赃物,在必要的时候割鼻军可以进入到辽东边区之内休整,龙天羽将给予他们有效的庇护等等条件。这些条件让谷峰感到非常的满意,既摆脱了约束,又能够和一个强大的势力结下善缘,这种做法是两利的事情,当然这种想法是谷峰基于眼前形势最基本的判断,毕竟现在的割鼻军在分裂之后,人不过百十号,刀枪盔甲都比较缺乏,是势力最弱小的时候,而最终在他势力膨胀之后,还会不会遵守这些规定,那就是另外一个说法了。至于龙天羽并不担心自己培养出来的割鼻军会是一个什么样的怪物,在他看来,如此只知道杀戮、抢掠过日子的军队,就算拥有再强大的武力,再多的人马,也不过如同水中没有根源的浮萍一般,是无需太过重视的,这种队伍他们的破坏力是相当大,但是要想论起他们的建设能力,恐怕就是空想了,而一支只知道破坏,没有丝毫建设能力的军队,怎么可能让龙天羽将他们的威胁放在心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