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节 古衙内(2)、割鼻军 (第2/3页)
的面孔在昏暗的光线下显得那么诡异,让人看了毛骨悚然。
是啊,古庆余说起来也算是个衙内,怎么就能对面前的这位汉子如此没有脾气呢。要知道古言兴没有儿子,自然就一直把这位兄弟孩子看成后代,古代可不是现代,无后是大事,也是最重要的事,在明朝就有一门两挑的习俗,所谓一门两挑其实就是兄弟两个人其中一个没有后代,而另外一个有儿子,有儿子的这个兄弟他的儿子将会继承两家人的财产,而等到他生了孩子之后,他的孩子将分成两支,分别继承父亲和叔父两个人的财产,这就叫做一门两挑,这种性质的继承在古代来说是延续自己血脉的一种方式,也同样得到了朝廷的认可,所以一些世袭的职位都是可以这么继承下去的。因此作为一门两挑的对象,古庆余从骨子里面是个衙内的事实是不可改变的,而这真定府之内除了皇帝陛下的神武卫之外,其他的兵丁都是由他叔父管辖,换句话说这些人都要在他叔父手底下混饭吃,他为什么还会对进来的这位面孔没有鼻子的汉子如此害怕?
哪是因为,这位被割去鼻子的汉子他的身后有一支队伍,这支队伍在大明是独一无二的,在真定府之中也有一个响亮的称号叫做割鼻军。其实说是割鼻军,倒也不是说这支军队里面的人都没有鼻子,而是说这些人都是犯过营规的刺头,要知道明朝的营规纪律是非常残酷的,动不动就插箭游营,那都是轻,要是犯了重规自然是要割去鼻孔,削去耳朵之类的刑罚大有人在,而这些人失去了面部器官的人自然心里会不平衡,要么会变成胆小怕事,要么会变的凶残无比继续犯禁,如此凶悍的士兵就这么杀了也是可惜,而不管,那么他们就会成为兵营之中最大的不安定因素。所以真定府的总兵为了和谐军营环境,就把所有犯禁之后的士卒组成了一支营队,人数多寡不定,作为冲锋陷阵的头一批,换句话说就是敢死营。你还别说这办法相当不错,在几次边军轮战的过程之中,这帮割鼻军们各个悍不畏死,都立下了大功,大放异彩。可问题随之而来,这帮人各个因为犯了营规身体残缺,要知道按照大明的规矩残废是不能为官的,所以这帮人没有办法提升官衔,也就自然断了功名的心,那么你要马儿跑自然就要马儿吃草,总不能你叫人拼命不给人好处吧,于是上官们只能拿出重金奖赏这些割鼻军们,这一来一往就成了惯例,割鼻军的奖赏是所有普通军队的三倍还多,只要你悍不畏死,只要你敢战,战后死不了的话,赏钱自然大把,这么一来很多不怕死的边军故意割去鼻子,又或是触犯营规编入割鼻军之中,如此割鼻军渐渐成了气候,由原先的数十人,发展到现在已经有近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