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节 王皇后的反击(1) (第2/3页)
们忠的所谓君之事心中的哪一位竖立起来的精神样板,而这块精神样板是用利益铸就的,不是实实在在高坐在金銮殿上的万历皇帝。当文官集团觉得自己的利益丧失,或是整个集团的统治次序和规则遭到了否定的时候,他们会毅然决然的反击,不问理由,不问对错的反击。这里面排除掉南人治国的因素之外,立长不立幼这就是道德和统治的一种次序,这是一种传统,而文官们治国从来靠的就是传统的道德力量,如果说万历帝准备立郑贵妃的孩子为太子,那么他就破坏了这种传统的次序,自然就要遭受到传统力量的反扑,这种反扑是必然的,也是决然的。
如果自己的女儿想要登上大宝之位,按照目前的形式发展下去基本没有希望,这点是郑国泰心里面相当清楚的。但是现在有了龙天羽的横空出世,别看就这么一个边野小民,可是居中联系调解的关键人物,如此人物就算以后真的势力做大,绝对不是坏事,至少对于现在的自己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他不但能够吸引很多人的目光,而且他在京中毫无根底,这就必然需要有后援结盟,既然是后援,以黑小子的思想来看,雪中送炭一定比锦上添花要强许多,所以必然找的势力弱小的一方合作,进行互保联保,那么同自家的联系只有更紧密,不会更疏远。既然关系更紧密,自己怕什么他做大?说句不负责任的话,如果郑系成功问鼎大宝之位,以大明的力量还对付不了一个商人集团?如果郑系没有成功问鼎,哪洪水滔天有管吾等何事呢?更何况有了这么一支外援在外,就算郑系没有问鼎成功,只要能在今后的海贸利益分配之中有一席之地,必然能保住自己的家族。
只是这都是以后的事情,眼下应该如何面对这种情况,既不能得罪太后,也同样不能得罪龙天羽呢?虽然龙天羽搬出去了,可实际上还是权宜之计,只不过是一种姿态罢了,可实际上所有明白其中内情的人都知道,自己同龙天羽的海贸计划是不可分割的。头痛万分的郑承宪有些坐蜡,他决定先不去想这个问题,具体怎么办恐怕还要听自己宫中哪位绝顶聪明的女儿的想法,毕竟她才是站在斗争最前线的人。
揉碎了手中的花瓣,郑承宪看着站在边上面上依然带着愧色的儿子,开口想要说些什么,可一想儿子的性子,还是算了,某些事情不需要他去操心,自己和他姐姐劳心就行了,所以心念一转,郑承宪回头同儿子说道:“你也是个糊涂人,不管太后他怎么想,咱们同你大兄之间的牵扯是不可能那么容易就撇清的,当然你大兄能够比我们想在前面从郑府别院中搬走,这也不是件坏事情;但你应该去看看能有什么帮的地方,至少别让你大兄误会我们是那种秉性凉薄之辈。愈在这个时候,愈能显示出朋友和友谊的珍贵。”
原本就有些羞愧的郑国泰,听到自己阿爹这么说,有些呐呐的开声讲道:“不是您说要让大兄搬出去的么?我还以为,我还以为您……~!”
“唉,糊涂,真的是糊涂~!你啊,有你大兄一半的心思我就算是死都眼闭了。也罢,就和你讲清楚,我叫你大兄搬出去,并不是为了撇清和你大兄的关系,而是为我们两方今后的发展能够有更广阔的空间做准备,同时也是对外做个姿态,毕竟太后的训话还在哪里,你懂么?并不是你想的什么要疏远你大兄来避祸,说白了,我们两边早就是同一个利益共同体了,不是说摆脱就摆脱的,再说了如果这么点事情就放弃一个朋友,以后别人会怎么看我们郑家,只会说我们性情薄凉,是不值得托付的朋友,你爹这么多年来重朋友的形象不是毁于一旦了么。所以你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爹爹绝对不会阻止你的,你大兄是个有本事,有担当,有头脑的人,他会明白我们的意思,也同样会理解的。”
听完郑承宪的这番教诲,郑国泰才重新恢复了喜笑颜开的状态,欢声同自己的老爹说道:“就说咱爹不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么,果然如此,弄的孩儿还担心了半天,亲情和情义不知道选择哪边才好,哈哈,这下好了,我这就去找大兄帮着找住处去。”
看着欢快离去的儿子,郑承宪有些感慨,自己的儿子本性纯良这是好事,可情义和亲情不知道选择哪边?呵呵,唉,看来自己的儿子并不是一个搞政治的材料,也许,也许富家子弟才是他的归宿吧~!
皇宫中,几只老鸦在枯树上嘎嘎的乱叫,再加上正午阳光的粉饰,似乎在这个原本应该让人觉得有些热的天气另类的感受到了几丝寒意。坤宁宫内宫女和太监走路都极度压抑,似乎深怕踩到一只蚂蚁的摸样。有人说在宫内的气氛对不对头,看看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