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一百二十节 朝廷在行动 (第3/3页)
一时之间,城东校场之处是锦旗飘扬,刀光四起。张鲸、骆思恭二人高站台上,胡智润作为这次调查行动的总指挥,如果按照正常的推论自然应该由他来统一对所有人员进行调配,可实际不然,在京畿要地,想要掌握这么一支武装力量,不管是出于什么目的,胡智润还不够资格。这次带队行动的是五军都督府的英国公张元功,别看这位英国公平日里是没些正事,天天提笼子架鸟,但是毕竟是家学渊源,这精英教育是不同于一般世家,此刻满身的盔甲,看上去是威风凛凛,让人觉得气势蓬勃,就见他一系列的命令颁布下去,片刻之间,校场上,按照大明军队操典就想起了各种校正、队列、变阵的口令声,片刻之后有些杂乱的阵型,变的井然有序。各位看官看到这里可能要问了,东厂的番子们、锦衣卫们平日里还操练么,这个按照明军的操典,这些人都是要操练的,每月十日一个循环,大操,小练,当然这卖不卖力,有没有效果,就要看一级主官的能力了,可不管再怎么说,任何一个进锦衣卫和袭职的体系子弟,都要练袭阵列,这是传统,也是一种有效的管束方式。
旁边站着看英国公张元功发号施令的张鲸和骆思恭,心里怎么想不知道,但是表面上要流露出对英国公的尊敬之情。要知道英国公这个爵位意味着对大明的无限忠诚,这家人虽然不是皇族,但是他们实际上与大明是同呼吸共患难的,不管在什么时候对于大明都是忠心耿耿,当然大明皇族也从来没有亏待过他们,从朱棣开始可以说是荣华富贵,恩宠有加。
张鲸见张元功看着底下兵卒志得意满,有些忘乎所以的神色,满脸堆笑的上前说道:“国公爷,这次有您掌舵,此次行动必然马到功成,一应宵小定然闻风丧胆,争相授首,只是时辰不早了,咱们是不是还是尽快行动,免的时间晚了,到时候贼人得了消息,继续逃窜可就难办了,这次万岁爷十分关心这件事情,就在刚才还亲自下旨给奴才说定要将贼人一网成擒,不能有一个漏网之鱼,要不就要拿奴才试问呢。”
听到张鲸这番话语,张元功表面虽然不说什么,但是心里面确实有些烦闷腻歪,他是在万历十年封为国公的,也就是说,是在万历亲政的那一年。所以他对于万历是充满感激之情,别以为国公的册封是出于上恩,实际上,每一届国公的册封在张氏族内都不下于一场惊涛骇浪,多少有继承权的子侄们,各施奇谋,各出手段,争的头破血流,甚至闹出几条人命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情。而张元功这一支原本是旁系别支,本来继承权排的可是老远,最后却没想到,恩自上出,万历帝乾纲独断,就点了他的名字继承英国公的爵位,这让他怎么能不被如此大的馅饼砸混了脑袋,对皇帝充满感激之情。当然虽然对皇帝充满感激之情,但不代表他对宦官们就有深厚的感情,张元功自小就受过英国公府邸里面的太监的气,所以他对于太监从来没有什么好印象,再加上张鲸这话里话外的虽然表现出对自己的尊重,可实际上是拿皇帝陛下来压自己的威风,更是让张元功不舒服。当然他也就是在心里面骂了句阉奴,嘴上却是应道:“张提督所言极是,不过好在我们这次去的地方不远,刘家庄的位置我已经在地图上看过了,地处山脚,按照道理来说,咱们应该选再明天清晨天刚亮的时刻动手,是最佳时机。可现在既然怕夜长梦多自然只有突袭,才能让贼人不能逃脱,那么进村的道路的控制就很重要,如此说起咱们要兵分两路,一路绕远从保定方向封住刘家庄背后的去路,一路就是主力,从正面进攻。绕路这支队伍,我看就辛苦骆都督一趟,这就带着部分人马出发。等到了地界,发放信鸽彼此之间相互通信,约定时间一起动手才是最佳方案。”
张鲸听到张元功并没有叫自己单独带领队伍,而是扯到了骆思恭,心里面极度不满,在他看来,这线索消息是东厂下面的眼线打探回来的,那么自然功劳的头功就应该是自己和东厂,既然如此,在行动里面自然东厂和自己应该有最大的权利,可张元功居然不让他单独带兵去包围刘家庄,而是放到他的手下,这样功劳就大大的缩水,哼,这不是照顾勋臣一系,还能是什么,张鲸的心里面如同明镜一般,但是并没有说出来,他知道张元功在大明王朝里面的地位完全不是自己比拟的,因此只能把这份怨毒深深的埋藏进心底。暂且不说张鲸的小算盘和狭隘心胸,一行人兵分两路,很快就对刘家庄拉开了大网,就等骆思恭那边的消息,到时候做雷霆一击。将海匪一网成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