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节 皇上、秉笔太监、内阁大臣们的想法(2)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八节 皇上、秉笔太监、内阁大臣们的想法(2) (第2/3页)

呢,只是作为一个皇帝,帝国最后的掌权者,是不能轻易流露出自己的态度,让臣下有所察觉,他还要观察,还要体味,所以万历帝没有评论申时行的这番话,而是转头又看向了其他几位大学士。

    许国刚想开声表明自己的态度,没成想王锡爵抢先站出来开声说话道:“陛下,这件事情刚才申阁老所言极为有道理,我们必须要予以提高警惕,我也认同申首辅的意见,这件事情是在挑战我们朝廷的权威,不剿灭这番匪徒不足以平民愤,泄朝中大臣们心中的怨气。万幸的事,当事情发生的时候,东厂、锦衣卫、五城兵马司还有顺天府的一干力量及时赶到,积极应对,不但当场击毙匪徒千人之众,而且杀死匪首一名,生擒匪首一名,给了气焰嚣张的匪徒迎头痛击,使宵小闻风丧胆,大大涨了朝廷的气势和威风,如此大功我们应该重重的奖励,大书特书,一则不能让功臣流血又流泪,二则这也同样是为下一阶段的调查树立了新的风气和榜样,能够鼓舞士气人心,让后来者效仿前辈的功劳。”

    原本按照官位顺序排名,应该轮到许国发言,我前面说过咱们国人从来最讲究顺序排位的,不管是官场还是家庭生活都是如此,这也同样是种文化。刚才王锡爵的抢话行为,就是一种官场的忌讳,往小老说可能会说是不尊重,往大了说这就是一种**裸的蔑视行为,官场中人最怕什么,最怕的就是让人这种不存在的感觉。因此许国心里一片大怒,当然能够当上阁老大学士的人,城府都不浅,他的面上仍然是春风带语的摸样。但是心里面却想着这老小子看来是没有把我这次辅放在眼里面,哼,你急着把你的学生海尚摘干净么,我就愈让你学生不能脱身,要是今次不给你个教训,你还真不知道我这个次辅是吃几碗干饭的。

    这个时候许国截断了王锡爵的话语,用大义凛然的态度,开声说道:“王文渊,这话有些偏颇。要说起功劳,我倒觉得功劳最重的还是郑国泰一干年轻人,虽然这几位青年人不在朝,无官职,却能够心系社稷,与危害朝廷的行为做坚决的斗争,这些人才真正是我大明的中流砥柱,他们才是应该大书特书的英雄。至于主管京城治安的四处衙门,余以为功是功过是过,这功过不能混为一谈。有功自然要奖赏,但是有过也不能轻轻放过,要不让天下官员看到了,都有样学样,犯了过错,拿功劳相抵,这不是要天下大乱么。陛下,四处衙门有失察的罪责,这点是不容混淆的。如此众多的匪徒,如此庞大兵器交易,事先我们的治安部门居然一无所知,这不是渎职这是什么,所以必须严惩相关责任人,以儆效尤。”

    听到许国如此说话,王锡爵疑惑的看了他一眼。原本按照许国以往的惯例,他应该反对的是申时行的话语才对,怎么今天倒了过来对自己开炮。王锡爵也是挑通眼眉之人,心思转了几转,这才明白刚才许国喊自己王文渊的意思,提醒自己不过是文渊阁大学士,是排在许国这个武英殿大学时之后的,顿时知道刚才由于自己心急,无意识之间抢了许国发言的顺序,这是这老家伙在报复自己呢;嘿,就说你许国是小心眼,没想到如此呲牙必报,心里面有些悔恨刚才自己不应该如此冒失,晚说一些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如今好端端的多了这些是非。

    张鲸等四人跪在大殿中央,心里面把许国的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一遍,这个时候几个人怎么能不表态呢,那不是显得自己不正是自己的错误么,肯定要有态度,态度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嘛,有了态度,很多话就好圆过来了。四人同声同气的,拜伏下去,对着万历帝说道:“陛下,我等深知罪不可赦,确实负有失察的责任,因此还请陛下责罚,以正视听。”

    王家屏虽然从来是沽名卖直的主,以直言敢说而闻名的伪道学,但那不过是他的掩护色罢了,对于他来说在意的是利益二字。这件案子里面几个权利衙门在里面的责任或轻或重,要说处罚,就算罢黜了这些官员的帽子也是有正当理由的,但是涉及到了东厂和锦衣卫两个皇家的鹰犬,这是皇权赖以统治的基础,按皇帝的心思,怎么可能对他们处以太大的责罚,最后搞不好也就是罚奉了事而已,许国同王锡爵二人也许一个是意气用事,一个是当局者迷,并没有看出里面的问题,不过既然圣意如此,这份顺水人情自己不送更待何时。

    就见王家屏出班行礼,依然是操着那副不高不低,毫无色彩的语调讲到:“陛下,虽然几位官员确实身负失察罪名,但是现在正是用人之际,还请陛下让他们戴罪立功,继续侦办案件,相信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