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十九节 李洛(3)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十九节 李洛(3) (第3/3页)

技术,以及大面积平原良田与异族的边贸轻易得来的财富,还有寒冷气候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导致北方人缺乏对于海洋财富征服的**,最终使得这一片庞大诱人的利益流失。

    虽然有人参与海贸之中,但是没有形成规模化和组织化。多数只是零散的在内陆之间往来,从山东到辽东、从山东到朝鲜占了相当大的部分,而从山东到日本、到南洋甚至更远地方的大规模走私船队根本不存在;自隆庆年间之后,朝廷开始放松海禁,宣布除去东洋贸易的船只外可以允许西洋船只进入港口贸易,也同样允许我朝海商出外贸易,这就更加刺激了海贸的发展,南方的海贸愈发发达,反观北方却没有什么人来从事这个行业,所以我想的就是能够在北方拉起一票人来干这件事情,来填补这一块的空白;

    话说回来具体谈谈我的昌盛号如今的业务范状况。就目前的态势来看已经趋于平稳饱和,想要再次突破发展必须另辟蹊径才行,这就是不要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的概念,对于一个商号而言到了一定的规模和有了一定的势力之后,规避风险的最好办法就是分散投资,多元化发展,这样才能不在一颗树上吊死,如果陆路受了影响可以走海路,如果海路受了影响可以通陆路,两者相辅相成互相弥补。

    目前前往蒙古、野人女真、海西女真、朝鲜的陆路在昌盛号力所能及的范围内,都已经达到最大能力的顶点,因为陆路运输的损耗、补给、人员、装备等问题受到的限制,再加上陆路运输关卡林立,从成本核算的角度来看陆贸完全不如海贸方便,海船装载量大,航行速度快,最重要的是贸易的自由性能够得到保障;如果海贸一旦开辟咱们可以与国内南方商界挂钩,就连红毛鬼、阿拉伯人、倭人、朝鲜人、南洋诸国都是我们交易的对象,这样渠道广了,货物的来源和货物的倾销地也就多了,对于我们现有的生意是一个很大的促进互补。

    抛开外贸的总总好处咱们先且不说,就说我昌盛号的市场集中在国内北方,南方市场我们是鞭长莫及,全部交予别人代理,这固然在商号建立前期是一种好的方法,能够节省资金、人力、物力;但是随着商号的逐渐发展,这种模式也就暴露出了其缺陷,一则北方的货物去南方的利润被人吃掉,二则南方的货品我们想要出到北方只有通过南方的代理货商筹办,这样往来利润上我们亏损太多,让我们昌盛号流逝了很多原本应该属于自己的利润;更别说与日本、红毛鬼、阿拉伯人等国的贸易往来可以带来多少利润和财富。”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