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出城(二) (第2/3页)
这表情其实很轻视人。赵锦绣很清楚这目光其实是一种挑衅。但这里的局面不该她来收场,她便没有出手的必要。要出手也是跟小白合作的那人出手。
于是,赵锦绣索性伸伸懒腰,漫不经心地说:“我萧月国人,只听过萧家,没有听过西门家。”
那男子吐出个“你”字,唰地拔出佩刀,凤楼的一干人等也是纷纷拔出刀来,耽耽相向。
赵锦绣在这剑拔弩张的时刻,打个哈欠,道:“真是扰人好梦。”
这时,对方马车里伸出一只如玉的手,骨节修长,施施然挑开帘子,一个眉清目秀的少年从帘子里探出头来,对着赵锦绣抱歉地一笑,尔后板着脸对那男子说:“易尘,说了多少次,休得放肆。”
“公子教训得是。是易尘急了。可我们赶着出城去找王神医,他们这般挡着道――”那男子的声音立马温柔恭敬起来。
“你不知礼让,又不知借过,说了多少次,这里不是山里。”少年脸色波澜不惊,话语虽在责怪易尘,却因语调颇为清澈,又带着几丝的清脆,倒是听不出丝毫的责备之意。赵锦绣不禁再看那眉目,也觉甚为清秀,那脸也不是连国男人特有的宽脸。再看那耳朵,倒是有女子特有的耳洞(连国也有男子有耳洞的传统,只是跟女子的不同)。
赵锦绣心里了然:原来是个女儿家。不过,从那神色判断,此女子也是干练类型的女子。
这小白倒是厉害,到处都找女子合作。赵锦绣耸耸肩,对陈伯说:“既然人家有急事,咱们凤楼也是有气度的,让一让又何妨?”
方才的情况,陈伯也听闻,自然了然于心,立马会意,道:“谨遵三公子教诲。”
赵锦绣这才放下了帘子,陈伯命人将马车往六和巷里移了一下,听得那少年对陈伯等人表示感谢一番。
马蹄叩着青石板,哒哒远去,赵锦绣像是完成使命一般松了口气,就这样靠在软垫上闭目养神。
不一会儿,凤楼商号的马车也缓缓前行,车辙与马蹄极其有节奏地敲击着青石板。
侧身而卧的赵锦绣,极其慵懒地靠着软垫安然入睡,内心估算着快到城门口。果然马车一个急刹,停了下来。
“何事?”赵锦沉声问。
“回禀三公子,西门还有检查。”陈伯沉声道。
赵锦绣“嗯”了一声,略略挑开窗,观察城门口的态势:守卫与平日里戒严时没有差别,对人的排查相当严格。等待着出城的商贾、百姓排成两排,拖着长长的队伍,正有条不紊地接受检查。而马车则是排在中间,被排查得尤为严格。
赵锦绣下意识地找方才的几辆马车,深知小白那等心性的人必定有所谋划,但到底小白的对手是萧元辉,而萧元辉的深沉又岂是可小觑的?何况,若青岚所言属实,当日林府内还有大夏的人,那么小白的对手就不仅仅是萧元辉,或者还有他们大夏国内的人。
赵锦绣不禁有些担心,四处搜寻一阵,才看到在马车队伍最前面,正在接受检查。
果然没有出城。赵锦绣一颗心不禁提到嗓子眼,自己也不清楚到底是在紧张什么。隔着帘子压低声音问:“陈伯,可知带领西门检查的那人是何人?”
“回禀三公子,那人是林景松将军的副将,张彦。”陈伯小声回答。
出动了林家军,而且让心腹之将领守在这里,这戒严解除果然只是换了一种策略。看来这荆城真是天罗地网等着小白。
“你那日去找过张彦,可有把握出去?”赵锦绣轻声问。
“三公子,张彦欠过楚公子的情,怕是会吧。那日,他也说得模棱两可,属下也不知。”陈伯据实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