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零三章 政治天才 (第3/3页)
作息时间,念力回复较慢,每年能凝出六到八枚不等就算完成任务,他倒好,养了五头下信用点的“nǎi牛”,每月不作研究光下nǎi,再算算念力结晶年产量,竟然能达到十三块!
克斯顿在máo里斯顿这块地盘上很吃得开,他是军方首脑,又从不干涉行政事务,有钱了甚至还在星系内投点资,(为收破烂准备的,战luàn引起很多企业搬迁,他准备收些能用得上的二手设备)这样的警备司令,确实能受到方方面面的赞赏,于是他就在此地扎下根基。
甲里联邦大败后,有支残缺的分舰队逃窜到máo里斯顿恒星系,他这个警备司令的职责立即显得重要起来,不过也仅是金阳洲内表示重视而已。有朋友可能会说书虫在luàn说,星空之门不是都有要塞守护的吗?怎么还会被敌国残存舰队逃进恒星系内部?
兰帝伯斯的情况与阿里卡不同,之前提过每个恒星系都有星空之门的进口与出口,而且星空之门最好是建立在大行星周围,利用大行星的质量压弯宇宙间的时空网,以节约开启空间通道的能量,如果星空之门的进口出口是利用同一颗大行星兴建的,那进口出口就不能同时开启――两端通向不同的星系,会造成空间混luàn。
星空之门作为五级文明国家的交通网络,首先应考虑的是维持线路的能量,其次是考虑线路节点的通过速度,频繁地开关空间之门,肯定要耗费较多的能量,从能量角度上来讲,恒星系的星空之门进口出口便不宜建在同一大行星旁边。
如果恒星系内部具有两颗大行星,且两颗大行星之间相距还不远,舰船从入口进入恒星系再驶向出口的时间比排队等候通过的时间还要短,那毫无疑问星空之门进出口是要分开建的,这还只是民用线路。
军用线路就更加如此,大凡兰帝伯斯一线部队的战舰都装备有微型跃迁引擎,在恒星系内部的主航道上可以用亚光速跃迁,从军事角度来说,星空之门两端分开建比建在一起要好。
事实上,兰帝伯斯内部的交通节点,绝大多数星空之门的两端是分开建的,阿里卡的这种“乡下穷地方”又没多大的战舰流量,星空之门的开关能量也不需要帝国开支,只要不是条件特别好,象太阳系那种几颗大行星都连在一起的情况,一般都会将两门建在一起,还能帮这些小国家节省防守力量呢。
兰帝伯斯一般恒星系内,星空之门进出口边上通常只是建有小型补给空间站,供来往的过路客商补给,就这还是恒星系内部的企业兴建的呢――仅仅是个赚钱的途径而已。
帝国的恒星系何其多,也不可能每个恒星系都象阿里卡那样当作宝物守护着,有的中转星系甚至还建有三道、四道星空之门,而一支警备分舰队还不只守护一个恒星系,哪来那么多舰队与要塞守护星空之门?警备舰队能派艘护卫舰巡逻一下就不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