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三八章 趋炎附势 (第3/3页)
适应。
张明智虽然是他堂兄,在他面前也不象前几年那样随意了,隐隐有些拘谨与讨好,在他面前说话的声音起码小了八分,也只敢浅浅地坐着。这种做派,让张自强内心连连叹息,却也说不出什么来。
不单是张明智待他如此,明德、明礼、王莲甚至是王志力、大伯张景远这些老一辈又何尝不是如此?大家知道现在的富裕、梦幻般的生活是沾了他的光,对他与阿难的巴结、讨好也不是刻意为之,全都在不自觉中就表露出来,他怎么讲都没效果。
张自强记得去年过年时,同样是张家族人在一起过年,那时还是大伯张景远坐的首席首位,张母因有一个好儿子,才得以在侧陪坐。而今年在蓬莱岛上过大年,却是众人齐推他坐上首座,张景远与张母却坐次位,让他很是别扭。
这种“没大没小”的安排他不接受还不行,依着他的想法,首席首位应还是张景远坐,最不济也得自家母亲来坐。可张母是个很懂传统礼教的女人,按她的说法:“他大伯,没这个礼数,我是代我家老头子才坐在这首席,就是我家老头子还在,也应该他大伯坐首位,要照以前女人家都不能上席,我要是坐在首位,指不定人家会说我没教养呢!”
张母话是这么说,不过待张景远再三将张自强让到首位时,她却只是笑咪咪地看着不出声,比她自己坐上去还要开心。
好在平时单独相处时,张母待他还象个母亲的正常作派,只是以往的责骂没了,改成了现在的唠叨,天喜神经粗,又受他溺爱,在他面前也不拘束,否则真会让他憋得慌。
“趋炎附势”是人天生的本性,是人类追求美好生活的外在表现,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有些人做得很明显,这就落了下成,让人心中生厌,而有些人做得很含蓄,这就成了“懂礼数、知尊卑、识大体”,为人所赞扬。
张家族人新年排座只是“趋炎附势”的一个体现,事实上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有,张家老一辈不说,单看明智、明德、明礼三位堂兄,不知是从谁开始,每人都从蓬莱岛带出个侍女做秘书,明智常在外面跑关系,明德管着酒厂生产与采购,两人的琐碎事确实不少,增加个助理倒也说得过去,但张明礼只管着大棚蔬菜,才三百亩地,他一个种菜的要什么秘书?
可张家的媳妇们别说争嘴,连个说闲话的都没,她们对张明智等人的唯一要求就是只能在蓬莱岛自家院子里选人,明智嫂秦飞珍甚至还叮嘱侍女,让她在外面跟紧点,别让其他的“狐媚子”勾搭上张明智。
如果不是娘家人沾了光,父母搬上蓬莱岛跟公婆一起住,自家的日子又越过越红火,张家的媳妇们哪会个个都如此“深明大义”?
张家是如此,社会上又何尝不是如此,纵是张自强修为再高也改变不了人之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