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五一章 书记烧火 (第2/3页)
名高级电工,连配电房等设施一次性搞好,用他的话说:“酒厂效益好,不在乎些许柴油钱……”
向阳村是山区村庄,各家各户也只是用些照明电,一户一两千瓦顶天了,全村的用电器连同酒厂同时开启,总耗电量也不会超过80千瓦,可酒厂新购的这台发电机功率却达500千瓦!酒厂现在已对外封锁,除了厂内职工外人一律不许进,向阳村进进出出的货车多,张家又有钱,大家都以为这是生物柴油发电机,倒也没人怀疑其他。
发电机发出的电用不完,张家又出资将向阳村的室外照明设施全部改造一番,四明县城还未全部实现夜间亮化工程,托吴江之功,向阳村人倒率先实现室外亮化工程。
向阳村人的房子是新建的,建房时电线就用得粗,这下正好派上用场,张家鼓励村民每家多装几台空调,这下热天也不怕热了。以前靠山吃山,村里人都是烧柴火做饭,现在用不着了,全改用电磁炉,总之能用电的地方都用上,只是在每户改线时丢掉一样东西――电表!
镇里的新书记吴江的第二把火,将向阳村人各户都烧进了小康生活,村里的路面都硬化后,室外的灯光映得栋栋新楼透亮,变幻的彩灯美不胜收,看看现在的向阳村,别说是在风口镇,就是在四明县城里的一些高档小区,也没这么整洁漂亮。
向阳村离风口镇不过五六里,公路又修得好,一到夜间,风口镇便有不少老人带着孩子往这边来散步,张家大院附近更是个休闲的好去处,有那些头脑灵活的村民趁机利用一楼的大堂开起南杂铺、玩具店,慢慢地还出现服装店,旁村也有人夜间来此摆起小吃摊子,向阳村人气渐旺,村民的日子自然更加红火。
原本这种新农村典范,是可以让为政者大宣特宣的政绩,不过从镇里到县里却没人敢说话,谁都知道如果真要宣传,向阳村的人不会讲一句好话,反而怪话会不少,那样不但成不了优秀典型,反而还会成为四明县的笑料。
吴江正想要政绩往上爬,他也知道如果不将张家人收拾服贴了,别说省农科院与县里的某些人不会罢休,就连他在风口镇做出成绩来,同向阳村一比也会暗淡无光,所以他一计不成又生一计。
他现在拿张家酒厂没辙,大棚又拆了,可张家在办酒厂时还承包了龙盘山沟,他在琢磨着,为什么张家要承包这毫无用处的龙盘山沟呢?而且就在办酒厂时一起承包的,这中间是否有什么关连?
早在李明达执政期间,他就暗中打探过,张家酒厂的生产流程与工艺与外面的小型酒厂没差别,后来的媒体报道中也证实了这点,可为什么张家酒厂生产的酒会有特殊保健效果呢?莫非这个秘密就在龙盘山?
吴江有了这个怀疑,自然要组织人上山一探,可他找手下一问,手下都说那龙盘山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