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密使 (第2/3页)
等了一个多小时了。他说是您请他今天来的属下要来叫您他还不让说是让您好好休息。”
沈从云一听呵呵笑了笑也怪自己昨天没交代清楚没有确定一个准确的时间。估计内尔森一夜没睡左思右想的磨到时间差不多了这才跑过来地。
想到一个电话害得人家公使先生一夜没睡沈从云多少有点内疚。很快就来到会客室。一番客套之后。沈从云也没有藏着掖着开门见山的就对内尔森说:“近期俄国局势动荡由于中俄两国有着漫长的边境线中国对俄国的政局报以密切的关注。中国政府是最热爱和平的对于欧洲的战火在表示高度关切的同感到深深的遗憾并希望双方本着克制的态度坐下来用谈判地方式解决争端。”
说了这么云山雾罩地一句话沈从云就把内尔森打走了。这回去的路上。内尔森的心里开了锅了半夜打电话到德国领事馆就已经是非常奇怪的事情了把人晾在会客室一个多小时就为了说这些没营养的话?
怎么可能嘛?这里头肯定有更深一层的意思!有暗示!
先俄国的政局动荡怎么不去找俄国公使?半夜打电话把德国公使叫来算什么事情?希望欧洲列强用谈判的方式解决争端你早干什么去了?当初宣战地时候。怎么不出来调停?
这个事情稍微的往深一点去想很明显就大致理清一个头绪了结合中国政府在给予德国贷款的优惠政策以及送货上门服务这一让英国政府哑巴吃黄连的手段来看中国要参战了。而且有八成是站在德国这一边的。
想到这个最不可能出现的最好的结果的时候内尔森被巨大地喜悦淹没了。能把中国绑在德国的战车上这是德国当前最迫切需要的结果假如真的实现了这个功劳不就只能算到驻华领事自己的头上么?
可是有一点。为什么沈从云含糊其辞地不说清楚呢?这里头又有什么更深一层的意思么?内尔森的觉得脑子有点不够用了。这事情必须第一时间给国内去电报自己想不明白不要紧。国内的那帮子皇帝的高参们能想明白就成了。
德国驻华公使地一封电报回到国内顿时让威廉二世还有他地高参们兴奋的要疯了。这些个在政治上混成精地主稍微一想就明白了沈从云打的什么算盘?对俄国的政局表示关注意味着沈从云想对俄国动手了。这个时候含糊其辞的不明确表态唯一的解释只能是待价而沽。
是啊中国政府对一个庞大的邻国俄国的存在始终是抱着最的戒心的有机会削弱俄国的威胁的时候绝对不会有半点手软的。更别说中俄之间的恩怨大有罄竹难书的意思。
结论已经得出了那么为什么不直接与驻华公使谈判呢?这个问题仔细一想也不难解释分量不够呗。人家要的是德国政府的诚意!什么是诚意?就是要派有足够分量和交情的人物出面谈判。
派谁去呢?德国政府高层脑子的都想空了总算有人想到克泽这个曾经在中国担任总参谋长回国后被丢去奥匈帝国当高参的主了这个人和沈从云的交情肯定是没的说的。仅仅一个克泽还是不够的很快曾经担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被提了出来由这两个人出马谈判的话分量和交情都足够了。
没说的只用了两天德国政府电告内尔森将秘密派遣小毛奇和克泽秘密出访中国请内尔森当面转告沈从云总统阁下。
接到电报的内尔森半点耽搁都没有立刻起身前往总统官邸求见。沈从云在会客室接见了内尔森得知了内尔森转达的消息后非常含蓄的表示道:“中国政府将在近期出面呼吁交战双方停火。”
稍微有点脑子的政治人物都知道沈从云说这话的意思。什么要呼吁双方停火?大家都打的快倾家荡产的都惦记着打赢这场战争捞回点本钱呢。德国方面就不说了协约国方面无论是地域还是人口都占据了巨大的优势现在双方陷入了拼实力地僵局之中了。怎么可能你中国说停战就停战?
中国政府出面调停这也就是一个借口什么借口呢?我出面调停不给面子是不?那好啊我就加入进来。
克泽正在维也纳过着闲散人员一般的生活仿佛又回到了当年开小店的悠闲且失落的时光。没曾想半夜三更被一封急电叫醒连夜收拾行李上了火车回柏林。
在光车上咣当咣当的一番折腾刚下火车就给塞进一辆汽车直接进了皇宫面见威廉二世。
等从皇帝陛下口中弄明白是怎么一回事的时候克泽顿时老泪纵横了当着威廉二世的面很没有形象的说道:“当年我离开中国的时候。私下里沈亲自向我表示。中国绝对不会对德国宣战的他是最看重中德友谊地。现在德国正处于为难之际沈终究还是伸出了援助之手。”
这话让威廉二世和他地一干高参们算是彻底的放心了之前多少还有一点猜测的成分在内现在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中国就要参战了只要解决了俄国这个东面拖后腿的家伙断了英国从亚洲获得战略物资的渠道协约国方面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胜利就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可以说克泽和小毛奇连夜上火车出地这一天开战之后一直深陷持久战泥潭的德国政府一扫往日之阴霾。
一个星期后一支正在中立国瑞典进行友好访问的中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