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帝国主义的头子 (第2/3页)
“算了被老爷知道了肯定不高兴了。”沈力尧挥了挥手奔着母亲的房间里就过来了。
“中学毕业了你有什么想法?”紫玉对自己的孩子虽然显得有点苛刻私下里面对沈力尧的时候还是一个慈母。
沈力尧:“我想去报考中央6军学院。”
紫玉笑道:“哦?中央6军学院可不好考啊!要不要我去跟你父亲说一下?”
沈力尧摇头道:“不用了我想凭自己的本事考进去。”
紫玉见沈力尧这么说便没有坚持转而诡异的笑了笑道:“刚才听李子高说你在后面口和一个女孩子亲热来着?谁家的姑娘?告诉母亲。我派人上门提亲去。话说你也不小了该谈亲事了。”
沈力尧顿时满头是汗脑袋摇的跟货郎鼓似的连声道:“别。就是一个普通同学我们可什么事情都没有的。”说着沈力尧逃也似地溜出了母亲的房间。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某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某一域”
大清早起来沈从云正在院子里散步的时候听见一个犹显稚嫩地声音朗读这段话的时候不由的微微一怔。关于这句话沈从云印象最深刻的是穿越前看的一部电视剧《汉武大帝》。这部电视剧的编剧。犯了一个历史性的小常识错误。在电视剧中汉武帝在平定南方后就说了上面那段台词。沈从云当时来了兴趣上网百度了一下结果现编剧闹了笑话。明明是出自清朝陈澹然的《寤言二迁都建藩议》里的文字怎么从汉武帝地嘴巴里出来了?
顺着声音沈从云慢慢的往里走。转过一座假山抬眼看见面前的亭子上沈力尧正背着手背诵。沈从云越的奇怪了觉得自己的儿子还挺有意思啊读这样地书。
实际上沈从云对这段话也是非常的佩服的自打当政之后也一直以上面的话为执政警句。站在历史宏观的高度去决断这个国家的长远展策略。至于陈澹然沈从云虽然佩服他能说出这么牛叉的话但是依稀记得此君锋芒太露得罪的人很多。好像还是一个做学问地好手所以沈从云没有去打扰这位历史人物。
“这孩子初中毕业了吧?”沈从云嘀咕一声没有去打扰沈力尧悄悄的转身走开。老爷。力尧已经毕业了。还惦记着报考中央6军学院呢。”紫玉悄然的从边上闪了出来沈从云见了不由满意的一笑道:“紫玉。孩子教地不错我听说他上学都是走路去的这一点大可不必吧?”
“老爷管好您的国家大事吧这家里头的小事情您就别操心了。得空的话多见见孩子督促几句就成。”
沈从云听紫玉这么一说不由地心里暗暗地惭愧作为一个父亲自己多少显得有点不称职整天忙的脚不沾地地还真的没多少时间和孩子们相处。
想起中学已经放假了沈从云不由的心念一动道:“毕业了?今天是什么日子?阳历什么日子?”
“阳历6月28日怎么了?”紫玉没想到沈从云问这个没觉得今天是什么特殊的日子来着。
沈从云一拍脑门道:“哎呀看我最近忙的差点忘记大事情了。”
什么大事情呢?紫玉见沈从云急匆匆的出了院子实在是想不出来。
沈从云想到了什么?诸位历史达人一定已经猜到了1914年6月28日引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萨拉热窝刺杀事件就在今天生。
沈从云急急忙忙的回到书房可是一转念又笑了起来突然有点茫然失措的感觉。好像自己盼望了多年的事情一旦生了居然有点一时不知道现在该做点什么了。仔细一想事实这这些年一直在为欧洲的爆做准备该做的准备都做了一时半会之间还真的想不出来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去做。这时候沈从云心里不由的一阵紧张觉得这历史已经被自己涂改的面目全非了万一萨拉热窝刺杀事件不生呢?或者刺杀失败内?
“呵呵我这么激动做啥?”沈从云自嘲的笑了笑慢慢的坐在书桌前拿起面前的一份文件心道:“我还是耐心的等待吧如果历史真的给面子的话该来的自然会来。”
打开手里地文件沈从云让自己平静下来。这份文件是李耀国关于北京旧城改造的一份建议书。
上次沈从云和李耀国谈国是否扒了城墙的事情后李耀国立着着手去请一些建筑规划方面地专家多方实地考察。综合了各方面的意见后拿出了一份旧城改造的报告来。
这份报告提到城墙的时候总的意思还是要保留北京城的古城墙这是从一个文化传承的角度去考虑的结果。李耀国请的专家们大多数地意见是可以考虑多开一些城门旧有的城门也可以进行扩大的改建但是不应该拆掉这个数百年历史的城墙。假如真的要拆了城墙后世难免为世人所诟病。
沈从云看了一会报告后觉得这事情还是不要独断专行地好还是多听一些意见。总之要秉承一条宗旨在城市的改建过程中近最大的可能性来保持北京城原本的文化特色。
在报告上写了自己的意见后沈从云拿起另一份报告这份报告就有点意思了。日本代表团已经来到北京。这事情是沈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