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智者只谋己身(下) (第2/3页)
怨,费立国大学士也是一时间默然无语。
费立国其实并非不清楚,皇上是因为诸位老臣只知遵循祖宗制度,既搞不来钱,也没法削藩,更不用说收服失地,这才越来越厌憎过于老成持重的他们,反倒是宠信那些不知国事艰难的愣头青,什么怪招歪招都拿出来luàn用,偶尔成功了几次,更是得意非凡,把一干老臣视为尸位素餐的废物。
但诸位老臣也都有自己的苦衷:抱残守缺,因循守旧,固然不是治国之道。可面对着这样一个衰朽到了骨髓里的垂暮帝国,又有哪个家伙胆敢大刀阔斧地穷折腾呢?不怕把国家nòng得彻底散了架吗?
时至今日,大部分持重的老臣,在朝堂上都已是十分收敛,每次上朝除了磕头点头,就是“好好好”、“对对对”,从不发表议论,一副明哲保身、出工不出力的模样。剩下几个还对皇上抱着几分希望的人,在军机处领班大臣完颜弥繁黯然离职之后,估计也都会对这位皇上死了心吧
在彼此叹息一番之后,两位老人又不由得把话题转到了这一次的谋取上海租界之事上来。
“……说起来,庆王殿下虽然鬼点子颇多,但从来没出过京城,并不以通晓西洋夷务而见长啊”
费立国大学士捻着几缕胡须,有些纳闷地说道,“……究竟是谁给他出的主意?”
“……还能是谁出的主意?肯定就是那个擅长发明历史的白斯文,在庆王背后捣的鬼”
完颜弥繁恨恨地骂道,“……此等jiān佞小人,国家大事就都要败坏在他们手里了”
分――割――线
要说最近这两年的京城新贵,白斯文绝对是其中名声极为响亮的一位。
此人乃是山东人,自称是学贯中西,曾在山东衍圣公孔府家学深造,又得过西洋深水城克莱登大学的博士毕业证书,还被东瀛天满宫神社的学问僧夸赞为绝世天才,并且获赠一卷江户城熊泽天皇“学问第一”的御笔手书,以及从五位大学头的官符官印(大家都知道是怎么来的了吧),只是因为一心思念报效故国,才没有在异国出仕,而是于游学天下之后,再次回返故土。
故而在学成回国之后不久,白斯文就被举荐到了庆王麾下。如今虽然只挂了个道台的虚衔,却是庆王府内最受信用的第一幕僚,连庆王本人都要尊称他一声“白先生”,旁人则将其誉为“庆府笔头”。
――原来这白斯文虽然学贯中西,但最擅长的还是修史和考证,自从出仕以来,就屡屡挥舞一根生花妙笔,为宣扬我大金天朝上国的文治武功,立下了无数汗马功劳。
比如说,当年朝廷南迁金陵之后不久,故都燕京便于陷落北虏之手。此事在民间通常流传的说法,是燕京三万守军欠饷哗变,留守主将无力弹压,被luàn兵逐出城外,仓皇南逃,于中途落水而死。而前来窥探的两个图坎千人队,则趁luàn杀入,几乎兵不血刃就夺下了高墙固垒的燕京城。
但根据白斯文详细考证之后写出的《北地英雄录》一书,当初的燕京城内根本没有三万守军,而只有三千死士,守城的禁军将领见粮饷皆缺,难以久守,遂设下圈套佯装兵变,yin*敌军来攻,从而在毙敌百万,重伤胡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